“大海可能是當下所剩不多的仍然對所有人免費開放的場所之一了。”國際沖浪協會主席費爾南多·阿格雷說。阿格雷日前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城市圣迭戈,也是國際沖浪協會總部所在地,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強調,國際沖浪協會致力于以沖浪運動為精神紐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感受到沖浪文化的魅力,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絕佳契機。圖為國際沖浪協會主席阿格雷向記者介紹沖浪歷史(5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李穎攝 新華社美國圣迭戈5月27日電 題:中國沖浪運動大有可為——專訪國際沖浪協會主席阿格雷 李穎 李悅 “大海可能是當下所剩不多的仍然對所有人免費開放的場所之一了。”國際沖浪協會主席費爾南多·阿格雷說。 阿格雷日前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城市圣迭戈,也是國際沖浪協會總部所在地,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強調,國際沖浪協會致力于以沖浪運動為精神紐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感受到沖浪文化的魅力,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絕佳契機。 沖浪早已成為61歲的阿格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但是他期待這項運動可以被更多人所熟知。“雖然有很多人生活在沿海地帶,但是他們并不了解大海本身就是一個為沖浪愛好者量身打造的運動場地,國際沖浪協會希望將這項運動帶入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沖浪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只是一項非常小眾的運動,甚至包括阿格雷的祖國阿根廷。目前,還沒有關于全球沖浪運動員人數的權威統計數字,根據SurferToday網站,世界范圍內可能有大約2300萬人參與沖浪,不及足球運動參與人數的十分之一。但是這項運動近年來發展迅速,根據國際沖浪協會估算,到2020年全球將會有約5000萬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 包括沖浪在內,國際奧委會于2016年8月決定,將滑板、攀巖、棒壘球和空手道等多個與流行文化密切相關的運動項目加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讓擁有百年歷史的奧運會更加貼近年輕人群體。加入奧運會大家庭是這項運動正變得更加普及的明證。今年3月,國際奧委會通過了沖浪項目的奧運會參賽資格標準。 “這個過程的確費了不少工夫,”阿格雷深有感觸地說。自1995年,也就是他當選為國際沖浪協會主席的次年,便開始與國際奧委會溝通相關事宜。他說:“我認為將年輕人喜愛的項目帶進奧運會,這會切實增加比賽的活力。” 阿格雷表示,盡管現在大多數的職業沖浪選手來自澳大利亞、巴西和美國,但是奧運會沖浪比賽將是世界性的。尤其是對于很多沖浪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的國家,比如中國,奧運會將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由于入選國家可以獲得相等的參賽名額,再加上合理的資源分配和支持,阿格雷對于中國選手在東京奧運會的表現充滿信心。他說:“我相信在未來的2到4年內,中國一定會涌現出一些非常優秀的沖浪選手。” 阿格雷很清楚沖浪作為競技運動在中國發展的情況。他說,為了使得沖浪運動員在奧運會的首次亮相中有更好的表現,中國于2017年成立了國家沖浪隊,由彼得·湯恩德出任教練。 不過,阿格雷認為,東京奧運會對中國沖浪而言,更大的機遇在于文化和產業。 他指出,沖浪運動推廣,很多情況下受限的,不是由于地理條件,而是文化差異。“比如盡管中國有著綿長萬里的海岸線、有過億人口沿海而居,沖浪文化卻并不存在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基因中。” 阿格雷因觀看國際沖浪協會在海南舉辦的中國杯比賽而第一次來到中國。除了感慨于中國適合發展沖浪的自然條件,他同時對于中外在沖浪運動方面的文化差異也有著自己的見解。 阿格雷認為,中國人是勤勞的民族,習慣于努力工作,而沖浪則一直都被看做是一項純粹的娛樂活動。不過,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戶外休閑運動中尋求價值和創造價值。 “要在中國發展好沖浪文化,需要從讓更多人走向海灘開始。”阿格雷說。 “你們有海岸線、有生產且出口到全世界的沖浪裝備、也有大量的年輕人喜愛這項運動。你們在中國有最好的海灘,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條件利用起來,”他說,“沖浪文化是源自海灘的。去游泳、去理解海洋、去研究海浪,之后(文化的形成)就會水到渠成了。” 阿格雷希望奧運會可以調動中國人參與沖浪、探索海洋、海浪的積極性,同時在不同的民族之間架起一座文化溝通的橋梁。 “沖浪是這樣一項運動,”他說,“雖然每個國家對于沖浪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沖浪精神會將大家凝聚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