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民眾從一保險公司前經過。 中新社記者 張云攝 對外開放助力行業做強,有利培育長期投資理念—— 保險業迎來競技發展新格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江 帆 編制按 在前不久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我國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落實時間表發布。我國對外資經營金融的限制基本放開,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等重大措施將加速落地。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高,我國金融機構將更大程度上面臨來自全球的競爭,我國金融業如何發揮優勢,更好應對競爭?本版今起刊登一組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中國保險業又一次站在了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時明確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未來幾個月內,保險業對外開放要落到實處的內容包括: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3年后不再設限;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范圍,與中資機構一致;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要求。 開放的格局和速度既在意料之中,又在估算之外。早在去年初,關于保險擴大開放已有明確說法。2017年1月份和8月份,國務院先后發文,定調推進證券和保險等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同年11月初,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透露的保險業對外放開“時間表”為:3年后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投資比例將放寬至51%,5年后投資比例不受限制,現在縮短至3年。 有利于保險業發展 “這是一次更全面、更深入的開放,是一種雙贏的開放。一方面,中國保險業已經有一定基礎。從2010年保險資產總額首次突破5萬億元,到今年2月底保險業總資產達16.8萬億元,每年以兩位數速度增長,中國已邁入保險大國行列;另一方面,開放可以帶來國外更多的先進技術,有助于中國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邁進。”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說。 事實上,在銀證保金融三駕馬車中,保險業的開放最早最徹底。從1980年允許外國保險公司設立代表處算起,1992年國務院選定上海作為我國第一個保險對外開放試點城市,2003年底又對外資開放了北京、天津、蘇州、成都、重慶、廈門、寧波、沈陽、武漢和福州等城市;2004年12月11日,按照入世協議,中國保險業實現全面對外開放;2012年對外資非壽險公司開放了交強險業務;2017年11月份,宣布進一步加大保險業對外開放。中國保險業從未停止過對外開放的步伐。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保險業實實在在地發展起來了。2017年7月份,安永發布的《2016—2017保險業風險管理白皮書》顯示,中國保險業規模已達世界第二。2017年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中,全球57家保險類企業上榜,其中中國平安、國壽集團、人保集團、太平洋保險集團、新華人壽等赫然在列。 如此這般,如今的中國保險業已不同往昔,更大程度的開放必定帶來同臺競技和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中介市場潛力巨大 此次有關保險中介市場開放的內容同樣引人注目。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將會有外資進入保險代理和保險公估領域,外資保險經紀公司也將與中資保險經紀公司一樣,在經營范圍上擁有同等權益。 “放開外資進入中國保險業對中介是利好。第一,會帶來產品創新,給予保險客戶更多實惠,這正是保險中介的優勢所在。第二,會帶來國際先進高效的運營體系,加速中國保險中介與國際保險業接軌。第三,外資進入如果選擇新設,或者投資排名靠后的保險公司,要實現規模的快速擴大,中介必然是一個重要銷售渠道。”未來匯科技副總裁陳林說。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保險中介市場可謂熱鬧非凡,大量資本涌入保險中介行業。不僅有中車集團、北汽集團等國有企業,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大佬們也躋身其間,下一步更有外資進來,保險中介市場格局必然發生變化。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2.68萬億元,同比增長24.5%,相比2011年的1.23萬億元翻了一番。有專家預測,2018年,壽險保費規模將會保持50%以上增速,新單規模突破150億元。中介市場潛力巨大。 至于外資會不會很快進入,陳林認為,要看國家出臺的具體政策措施,但一定有看好中國市場的外資正準備進入。從發展角度看,中國保險業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保險密度還是保險深度都有差距,而且現在正是中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對外資來說是個好機會。 “保險中介將是互聯網金融、外資資本角逐的市場。投資保險公司是重資本投入,回報期較長,但投資保險中介,相對來說是輕資本投入。保險中介未來一定會成為保險銷售和專業領域的主力軍。”陳林分析說。 開放利好資本市場 保險資金,也是當之無愧的機構投資者。從今年1月份到2月份的數據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49992.94億元,較年初增長0.53%。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9263.77億元,占比12.85%;其他投資59232.57億元,占比39.49%。 原保監會統計信息部巡視員王蔚在分析2017年保險資金運用時表示,保險資金的投資配置更趨優化,投資收益穩步增長,尤其是股票投資收益猛增。從新近披露的多家上市公司年報看,保險資金更青睞業績優良的藍籌或創藍籌,選股以業績為主線。這種穩健的投資風格是由保險資金的特性決定的,這在客觀上對穩定資本市場、培育長期投資理念有潛在的促進作用。 可以期待的是,隨著保險市場的開放,將有包括外資在內大量更多元的保險資金進入市場,對資本市場的發展是一種不可小視的力量。 “過去的開放主要是在非壽險領域,現在進一步開放了人身險市場。長期壽險資金側重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這有利于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并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王緒瑾說。 |
相關閱讀:
- [ 10-31]前三季度四大上市險企業績出色 保險業轉型中強勢增長
- [ 08-29]保監會:當前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 但形勢依然較嚴峻
- [ 03-14]中國保險業:從“做嫁衣”到主動出擊進軍海外
- [ 02-22]圖說2016保險業成績單 2017監管如何"對癥下藥"
- [ 07-23]閩保險業開通災后綠色通道快速理賠 賠付5300多萬
- [ 01-30]保險業償二代正式實施 部分激進險企頻繁舉牌或受限
- [ 09-18]保監會:保險業要在支持新疆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