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網紅”何以“圈粉”無數 在拼顏值、比才藝的直播圈中,農民“網紅”何以“圈粉”這么多人? 蔣金春告訴記者,自己剛開始直播時,沒找準方向,也沒多少人觀看?!按蠹叶枷矚g看漂亮的小姑娘直播,哪有人看我們這種糙老漢啊?!笔Y金春笑著說道。 然而,一次他突發奇想,直播在家做吊鍋菜,過了沒多久觀眾越來越多,一些人還在留言欄說要去山里轉轉。 這讓蔣金春意識到,可以通過直播將原生態的鄉村生活展現給觀眾,這除了滿足一部分人的好奇心理外,還能喚醒許多人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鄉愁,勾起人們對鄉村美好生活的向往。 蔣金春拿著手機跟粉絲們介紹家鄉的美景。 在鄉土情結重的中國,農村一直備受關注,由近幾年出現的“返鄉筆記熱”即可見一斑。 然而,與話語表達豐富的城市群體相比,廣袤農村里的農民卻成為“沉默的人”。 而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和農民“網紅”的出現,過去“沉默”的農民也開始主動發聲,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更加全面、更加鮮活的農村。 在土灶上做農家菜的老奶奶、拿著竹簍在清可見底的河中撈魚的老爺爺、在山上挖野菜的主播……這是湖南永州一名擁有88.5萬粉絲的農民主播呈現的內容,他將自己的直播名之為“大山里的生活日記”。 在視頻下方,記者看到了許多留言,諸如“好喜歡這種自然純樸的農家生活”“好美的地方”“我也想去這么個地方生活”等。 除了鄉村環境的秀美、農家生活的恬靜、深山老林的野趣之外,通過農民“網紅”,人們也看到了農村的新變化和鄉村振興的新希望。 江西省豐城市紅洲村青年種糧大戶甘時清也是一名新晉“網紅”。2017年,他將一段邊唱歌邊開拖拉機耕田的視頻發到網上,引發廣泛關注。 他說,過去種田辛苦又不掙錢,很多人外出打工,但現在這一狀況正在改變,種田都是機械化,即便農忙季節也不會很累,相反種田唱歌玩自拍讓他覺得倍兒爽。 |
相關閱讀:
- [ 03-26]餐飲“網紅店”在廈悄然增多 “網紅店”的生存狀況如何?
- [ 03-15]聚焦315消費維權:這些侵權新現象你遇到過嗎?
- [ 03-15]聚焦315消費維權:這些侵權新現象你遇到過嗎?
- [ 02-21]“網紅”圖書館春節假期熱度不減 入館需排隊
- [ 01-29]網紅餐飲成榕綜合體“香餑餑”
- [ 01-12]90后網紅主播對話大學生 揭網紅造富神話背后艱辛
- [ 11-16]人民日報評“網紅店”:光有好點子,做不了好買賣
- [ 11-09]“女焊子”成“網紅”彰顯對工匠精神的尊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