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一大早,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朗乃村黨支部書記玉榮多杰就來到了鄉小學。米瑞鄉將在這里舉辦活動,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9周年。 雖然忙前忙后,但是60歲的玉榮多杰一點兒也沒感覺到累。 “黨和國家對西藏有很多優惠政策,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現在,村里有衛生室,一般小病不用出村就能免費看了。”精神矍鑠的玉榮多杰一邊忙活一邊說。 在舊西藏,農奴沒有生產資料,沒有人身自由,生病了只能聽天由命。59年前,西藏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西藏人民從此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 “現在我們村里通了柏油路,飲水安全干凈,有電有網絡,村民都住上了好房子,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還有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孩子可以免費上學,像我的外孫女上內地西藏班、外孫子上巴宜區中學都是免費的。我們還有各種增收致富的機會,去年巴宜區還率先實現了脫貧摘帽。”玉榮多杰說,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的力度更大了,不斷提標擴面,每年自治區七成以上財力都用于民生工程。 “住房有安居工程,美化鄉村環境有‘八到農家’工程,上學有‘三包’政策,每年農牧民都能免費健康體檢。這些政策多得我都數不過來。”玉榮多杰說。 玉榮多杰一家現在每年的收入達到四五十萬元。談起自家的致富經,他自信而篤定地說道:“美好生活是在黨和國家支持下勤勞奮斗出來的。” 玉榮多杰的愛人阿牛現在經營著一家由朗乃村11名農牧民組成的建筑公司,女兒拉姆卓瑪2007年開了一家磚廠。2016年開始,阿牛還帶著19戶村民和當時建檔立卡的8戶貧困戶組成了村里的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2017年合作社養了800頭藏香豬,實現純利潤30多萬元,為入股村民每戶分紅1.2萬元,同時還給無勞力的2戶低保戶分紅6000元,全村29戶每戶都從中受益。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朗乃村得到了44萬元的專項扶貧資金,用于種植養殖合作社擴大豬舍、購買苗木、種子等。 “2018年我們計劃養2000頭藏香豬。黨和國家的扶持力度這么大,我們也要抓住機遇加油干。”玉榮多杰說。 29戶124人的朗乃村位于雅魯藏布江北岸,土地肥沃,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數十項惠民政策,勤勞的朗乃村村民2017年人均純收入達2.6萬元。 “我們不僅有種植養殖合作社、糧油加工廠、招待所等集體經濟每年給村民分紅,村民還通過跑運輸、種植養殖業、外出務工、采集林下資源等多渠道增收。大家都在努力干,就怕在小康路上掉隊。”玉榮多杰說。 一年前還是貧困戶的白瑪就是不愿意在小康路上掉隊的一位。白瑪家里除了村集體經濟分紅外,女兒宗吉在種植養殖合作社工作,每月工資2000元。 “現在我們家不僅脫了貧,改善了生活,還有了存款。我們全家都知道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要在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扶持下努力工作。”白瑪說。 玉榮多杰、白瑪等是西藏普通農牧民中過上美好生活的兩個典型案例。59年過去,300多萬西藏群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統計,2017年西藏農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萬元。 上午10點,米瑞鄉小學綠草如茵的操場上,穿著校服的學生們、盛裝的農牧民群眾等排列成行舉行紀念日最重要的活動——升國旗唱國歌,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藍天下高高飄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代 玲) |
相關閱讀:
- [ 03-28]銘記歷史 砥礪前行 開創未來——寫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之際
- [ 03-28]苦難與輝煌——“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的歷史回聲
- [ 03-27]《西藏通史》——十年磨一劍 廓清歷史激勵前行
- [ 03-18]西藏迎來傳統春耕儀式
- [ 03-14]西藏芒康:“耕種”千年古鹽田
- [ 03-10]西藏薩嘎:古老“甲諧”舞出致富新路
- [ 03-10]西藏發展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