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遠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2018年全國兩會巡禮
2018-03-21 07:17:1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彰顯民主力量:共商國是、凝聚共識,“中國式民主”煥發出蓬勃生機,展現出一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畫卷 3月10日,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回蕩起悠揚的民歌聲。面對眾多中外記者,云南普米族歌手茸芭莘那委員微笑坦言:“我要用少數民族自己的方式歌頌偉大的新時代。” “普米族在全國只有4萬多人。我能夠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站在這里,首先得益于我們黨的民族政策: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茸芭莘那自豪地說。 見微知著。讓所有人的聲音都能被聽到、被尊重,正是“中國式民主”制度優勢的生動注腳。 翻開新一屆代表委員名單,不難發現,基層代表委員明顯增加,廣泛的代表性進一步凸顯,人民的意志得到更好的體現。 共襄團結民主盛會,合奏砥礪奮進強音。 從3月3日至20日,肩負全國人民重托的代表委員們共商發展大計、謀民生良策,一幅生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畫卷鋪展開來。 這是共商國是的民主殿堂,人民心聲表達更通暢—— 今年兩會,人民大會堂內新聞發布更頻、信息量更大。 除了大會堂北大廳的“部長通道”,在大會堂中央大廳內,一條百米長的紅毯直通萬人大禮堂,首次開啟的“委員通道”和“代表通道”引來全球矚目。 加大基礎研究投入、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會議期間,3場“委員通道”、5場“代表通道”先后舉行,78位代表委員走上紅毯,回應民生關切、提出真知灼見。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委員認為,“通道”拉近了全國13億多人民與兩會之間的距離,展現出大會開放、務實、民主的會風。 展風采、匯民聲、聚民智,形成新時代的最大共識。 從小組審議、討論到大會發言,從人大議案到政協提案,全國兩會為人民行使當家做主權利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大意義,深刻闡述了“新型政黨制度”這一偉大政治創造的豐富內涵。 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委員說,日益完備健全的“中國式民主”制度,可以確保社會各界充分討論,不同利益訴求協調,各方意見建議集中,進而推出最廣泛接受認同的科學決策。 這是凝聚共識的平臺,發展大計形成更科學—— 今年春節前后,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榆樹市永生村黨總支書記王艷鳳一直在村里忙個不停,逐一走訪4戶貧困家庭,走進村里的學校、衛生所、村辦企業,記下村民們最關心的問題、最深切的期盼。 “希望提高農村大病救助補貼,加強農村‘雙創’基地建設,加大黑土地保護支持力度……”在這次兩會上,王艷鳳把這些來自田埂上的民意,變成意見建議提交給大會。 從鄉村田埂到人民大會堂,王艷鳳用春天里的“兩會之行”,生動詮釋了中國特色的民主之“路”。 集眾智、匯眾力。 “邊跑邊提前補水,不斷提前解決一些制約未來發展的基本問題”“利用好馬拉松路線上的上坡、下坡,要善于用好正常的經濟波動”……3月8日上午,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委員代表無黨派人士界作“跑好中國經濟‘馬拉松’”的大會發言,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萬涓成水,匯流入海。 325件議案、7100多件建議,433篇委員大會書面發言、27位委員大會口頭發言、5360件提案……無論是農民代表,還是教授委員,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委員們履職盡責,充分發表意見建議,凝聚最大共識,貢獻智慧力量。 審議中,代表們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國務院認真研究了代表們的審議意見,對政府工作報告作了進一步修改,共修改86處。 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心聲在這里交匯,凝聚成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澎湃動力。 這是團結力量的舞臺,時代步伐前進更堅定—— 站在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新起點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以怎樣的姿態逐夢百年奮斗目標?舉世為之關注,數千名中外記者報道本次兩會。 萬山磅礴有主峰,龍袞九章挈一領。 會議期間,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代表委員們真情互動、坦誠交流,共商國是、共謀大計。 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提出“領導干部要講政德”,要求“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治國理政重大問題,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開好全國兩會、謀劃未來發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 察實情,建良言,聚合力。 3月8日下午,江西代表團小組會議剛結束,全國人大代表熊建明在駐地迎來了專程上門反饋回應的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一行。兩天前,江西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熊建明代表提出了調整高科技企業增值稅政策的建議。 “我的建議剛提出沒兩天,你們就來了。”熊建明代表對相關部門的快速回應十分滿意。 “快速回應”,得益于兩會期間國務院作出的一項特別安排——兩會旁聽工作。截至3月15日,今年兩會旁聽工作共原汁原味記錄了5500多條代表委員的發言,經梳理匯總后形成400多條建議,在第一時間報送國務院領導同志參閱并轉送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研究吸收,同時將其中具有普遍性的建議轉送37個部門限時辦理和反饋回應,為政府與代表委員間架起了一座真誠、快速溝通的橋梁。 “有人問我:你認為中國的民主、黨領導的政治體制和全國人大能改善民生嗎?我總是回答:它們不但可以,而且每一天、每一年都在改善民生!”俄羅斯《真理報》網站近日刊發俄羅斯哲學家和調查記者安德烈·弗爾切克的文章說。 效率反映會風,會風折射作風。 人們注意到,嚴謹務實、高效節儉成為本次大會會風的亮點。 “今年兩會對政治紀律和會風會紀要求更加嚴格。”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的文章如此評點。 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李郁華說,開好會是代表的職責,會風是嚴字當頭、實處著力,大家講實話、道實情,精力全部集中到大會上,集中到每一個議題上。 會紀嚴明,才能風清氣正。記者在政協委員駐地發現,往往一進門廳就能看到會風會紀的監督電話。到本次政協大會閉幕時統計,違規違紀問題“零報告”,意見箱問題“零報告”,監督電話問題反映“零報告”。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作為需要新姿態。 在參加政協大會時,文藝工作者張凱麗委員這樣說:“新時代我們要更好地履職盡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獻計出力,這就是我的新渴望!” |
相關閱讀:
- [ 03-20]評論員觀察:九〇后為兩會注入青春力量
- [ 03-20]從2018年全國兩會看民生“新獲得”
- [ 03-20]兩會感言:奮斗是幸福的
- [ 03-19]兩會微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 [ 03-19]兩會零距離:政策如何落到實處,聽聽這幾位部長怎么說
- [ 03-19]牽動全球目光 傳遞大國信心——2018年兩會“部長通道”和記者會回眸
- [ 03-19]天天聽兩會:美好生活靠奮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