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咸陽城遺址發現罕見戰國晚期卜甲 新華社西安3月19日電 (記者秦漢元)“在戰國晚期到秦代的墓葬中發現卜甲,不得不說是一次奇怪的意外。”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說。近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巖村秦人墓葬的發掘結果。這批墓葬的時間集中在戰國晚期到秦代,屬于平民墓葬,墓葬規格較小,但考古工作者卻在其中發現了一件罕見的戰國晚期卜甲。 古人以動物的骨、甲制成占卜的器具,根據骨、甲上的“兆紋”判斷事情的兇吉。實物最早出現于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盛行于夏商周三代,到秦代前后已經非常少見。據參與發掘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楊力錚介紹,本次發現的卜甲,出土于一座小型豎穴墓道洞室墓。 記者看到,這件卜甲復原后長約14厘米、寬約10厘米,內側有十余處規整的方形鑿孔,對應位置的外面則有“兆紋”,側面有燒灼痕跡。盡管沒有發現刻辭文字,但這毫無疑問是一件被使用過的占卜器具。 張楊力錚說:“這件卜甲的鑿孔為方形,沿襲了西周時期的基本風格,但鑿孔形狀和排列更加規整,體現了發展變化,所以這件卜甲應當不會是從西周流傳至戰國時期的‘古物’”。考古工作者推測,這座墓葬的主人身份可能是咸陽城內的一位“巫師”級人物。許衛紅說,通過文物來生動再現2000多年前的生活,才是考古發掘的真正意義目的。 發現卜甲的巖村墓地位于秦咸陽城遺址的平民墓區范圍內。為配合城際軌道建設,考古工作者展開了這次發掘。許衛紅說,上述發現是在大遺址考古理念指導下,利用配合基本建設的契機進行的?!皩⒒窘ㄔO考古納入秦咸陽城科研體系,有助于打造建設與保護、科研多重共贏的格局?!?/p> |
相關閱讀:
- [ 03-06]宣武藝園并非在善果寺遺址上建立 西城園林局辟謠
- [ 03-02]河北保定嚴肅整治“清苑冉莊地道戰遺址景區”亂象
- [ 02-27]瀘溪下灣遺址入圍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名單
- [ 02-27]兩男子在抗戰遺址前穿日軍服擺拍 或將面臨訴訟
- [ 02-27]探訪海絲之源福建平和南勝窯遺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