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氣強化督查首次啟用報警網格 多地禁煤區有散煤燃燒報警 本報記者 郄建榮 眼下,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城市基本上都啟用了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不僅可清晰地發現哪有疑似違法排污,而且還有報警系統。環保部最新通報說,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開始針對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臺上的報警網絡進行檢查。 環保部指出,近三天,28個督查組排查了349個報警網格,共發現383個環境問題。383個問題中,除了每天通報的個別企業超標排污、違法排污等問題外,通過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臺,28個督查組還發現了居民散煤以及餐飲油煙排放問題。環保部披露,督查三天發現174個類似問題。 環保部稱,督查組已將檢查發現的問題移交當地相關部門處理。同時,環保部還將定期向相關地市發督辦函,對問題嚴重地區將啟動量化問責。 個別地區煤改氣未落到實處 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2+26”城市被列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首批實施范圍。方案要求“2+26”城市全面加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散煤治理,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10月底前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并進一步擴大實施范圍,實現冬季清潔取暖。傳輸通道其他城市于10月底前,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每個城市完成5萬-10萬戶以氣代煤或以電代煤工程。“2+26”城市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20萬人口以上縣城基本實現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 2017年12月中旬,針對“2+26”城市“煤改氣”、“煤改電”情況,環保部曾派出1678人,分成839個組前往“2+26”城市專項督查冬季供暖保障。專項督查發現,“2+26”城市基本上都按要求完成了“煤改氣”、“煤改電”。但是,從《法制日報》記者參加的對山東德州以及聊城的督查發現,一些農村地區部分住家雖然政府已經給他們安裝了煤氣或電取暖設施,但有相當數量的農戶舍不得用電或氣。 根據環保部的通報,1月25日一天就發現49個居民散煤及燃煤鍋爐排放問題。1月26日督查又發現,天津津南,河北唐山、保定、滄州、衡水、邯鄲、廊坊、邢臺,山西晉城、陽泉、長治,山東濱州、德州、淄博以及河南鄭州、安陽、開封等地的53個熱點網格因附近居民使用散煤引起網格報警。1月27日,發現天津西青,河北石家莊、唐山、保定、滄州、衡水、邯鄲、廊坊、邢臺,山西太原,山東濱州、德州、濟寧、聊城、菏澤以及河南安陽、鶴壁等地的62個熱點網格因附近居民使用散煤或餐飲油煙排放引起網格報警。 |
相關閱讀:
- [ 01-21]武漢遭遇重污染天氣 啟動三級黃色預警
- [ 01-17]華北等地今日霾散明天再起 江蘇安徽等有大霧
- [ 01-16]北京大氣擴散條件再度轉差 明夜冷空氣來襲
- [ 01-15]全國大部回暖華南重返20℃ 華北黃淮等地霾持續
- [ 01-10]天災接二連三 2017年美國天災賬單破紀錄
- [ 01-03]2017年北京PM2.5年平均濃度同比降2成 環保局析因
- [ 12-31]2017“大氣十條”見實效 藍天保衛戰旗開得勝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