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以購房人的身份向某房產中介咨詢了此項業務:“我聽說現在二套房可以首付三成,具體是怎樣操作的?” 面對記者的問題,一家房產中介的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可以這樣操作,您看中的房子在哪個區域,總價多少,我來給您做貸款計劃。” 某房產中介的經紀人還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項業務對貸款人的收入要求并不高,只需要覆蓋貸款金額的1.5倍就可以,同時只要貸款人能提交合理的收入證明,工資流水部分可以由擔保公司來包裝,不需要額外繳納手續費。” 一家與某房產中介頗有淵源的融資擔保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記者暗訪時表示:“這個新產品叫‘加成貸’,以前還叫做‘估值貸’,預計春節前后就不做了,最晚到一季度末截止。” 不過,盡管本報記者一再追問,中介的工作人員和融資擔保公司的業務員始終不愿意告知合作的銀行是幾家。 “4+3”等模式涉嫌違規 去年3月24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銀監會北京監管局、北京市住建委、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四部門曾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北京地區住房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要根據“了解你的客戶”的原則,加強對客戶的盡職調查,認真核查購房人首付款資金來源,對使用“首付貸”等金融產品加杠桿的客戶,應拒絕發放貸款。同時,各商業銀行應加強消費貸及其他無抵押信用貸款的管理,嚴禁以消費貸、個人經營性貸款等名義貸出資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 1月13日晚,銀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和《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明確了8個重點整治方面,給出了22條工作要點,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等被列為2018年整治的重中之重。這22條重點整治領域“點名”了違反信貸政策和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的亂象:將整治違規將表內外資金直接或間接、借道或繞道投向股票市場;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購置費用提供各類表內外融資,或以自身信用提供支持或通道;向“四證”不全、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發放首付不合規的個人住房貸款;以充當籌資渠道或放款通道等方式,直接或間接為各類機構發放首付貸等行為提供便利;綜合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信用卡透支等資金用于購房等。 但是,“按揭貸款+消費貸”模式,實際上是在給房貸客戶“加杠桿”,用“同時面簽”、“一次抵押”來掩飾該流程的不合規。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多家銀行消費貸款借款合同了解到,對于貸款用途通常有如下約定:只能用于借款人或其經營企業解決正常經營資金需求或借款人個人合法消費。您須保證不利用本合同項下貸款從事包括但不限于洗錢、欺詐、賭博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非法活動,不用于投資股票、期貨、債券、房地產等國家監管部門禁止銀行貸款進入的領域,且不用于注冊企業和投資入股等股本權益性投資。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貸不得用于房地產等投資領域。 不過,在暗訪過程中,多個業務員為了促成借貸,告知本報記者“業務合規”、“流程正常”。 |
相關閱讀:
- [ 01-12]觀察:中國多城“以房搶人”大戰升級 有哪些殺手锏
- [ 11-27]多個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 樓市資金會轉戰股市嗎?
- [ 11-06]變相“首付貸”形式隱蔽風險高 新一輪監管將嚴查
- [ 11-04]三部門:嚴禁互聯網金融機構違規提供“首付貸”
- [ 09-30]外媒:黃金周臨近 澳洲期盼中國人再掀海外購房熱
- [ 09-20]二線城市打響人才爭奪戰:購房補貼、落戶入編
- [ 09-20]評論:15城市“環比不漲”還不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