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十九大)馬化騰等互聯網大咖看十九大:數字經濟一脈相承、代表未來 中新社烏鎮12月5日電 (夏賓)中共十九大后的首個國際性互聯網會議——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烏鎮舉行。十九大余熱未散,互聯網大咖矚目。此間,騰訊公司CEO馬化騰等中國互聯網企業大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經濟納入十九大報告是中國高層對其重視的一脈相承,是代表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數字經濟加制造業 縱觀近年來中國兩會政府報告的內容,便可發現十九大報告納入數字經濟有跡可循:2015年首次提出“互聯網 ”行動計劃,2016年又談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2017年則第一次寫上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 馬化騰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從近三年政府報告的內容可以看出,數字經濟寫入十九大報告是一脈相承。 馬化騰指出,當互聯網與各行各業融合后便有了數字化的特征,使得整個生產、經營流程變為可量化并存儲到大數據,而未來還將加入人工智能的處理方式,“所有行業現在都看到了這樣的一個趨勢,不僅是服務業,很快工業、制造業也開始卷入到與互聯網的融合中。” 馬化騰透露,前兩天在與重慶當地的制造業企業家交流時,深感其將制造業與互聯網銜接的新商業模式是“腦洞大開”,“這個是數字經濟的一個基礎,而且未來制造業是數字經濟的主戰場。” 數字經濟代表未來 “我認為數字經濟怎么拔高都不過分,因為(數字經濟)就代表著未來的發展趨勢。”聯想集團CEO楊元慶談及十九大報告納入數字經濟時這樣對中新社記者說。 中國官方此前提及,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可謂異軍突起,帶動了整個經濟的創新發展,中國2016年的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4萬億元人民幣,占GDP比重達30.1%。 楊元慶認為,正是因為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使得各種產業能夠產生大量數據,數據在經過網絡傳輸會變得更有價值,在運用高性能計算處理后各行各業都將走向更加智能,而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礎都應是數字化。 “未來商業的比拼一定是業務模式的比拼,業務模式的智能化程度會決定你的競爭力的強與弱,如果我們國家能夠更多強調數字經濟,更多強調智能化,那未來我們的企業就會比別的國家的企業領先一步,更加有競爭力。”楊元慶說。 數字經濟成轉折點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直言:“數字經濟很可能是(中國)趕超世界的一個決勝的主戰場。”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今年3月發表題為《中國的數字經濟是全球先驅》的文章,驚嘆中國數字產業發展,盛贊中國數字經濟模式。 麥肯錫今年9月發布《中國數字經濟如何引領全球新趨勢》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擁有全球最活躍的數字化投資與創業生態系統,并表示中國的數字全球化方興未艾,極有可能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羅振宇表示,中國企業系統性拷貝海外商業模式的時代很可能已經結束,中國企業很可能已經永久性地失去了對標學習的模范,“前面是創新的無人區,換句話說,中國國民的稟賦、產業的規模、內生的結構已經通過互聯網經濟完全表達,所以這很可能是中國經濟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有可能助力我們開創人類下一階段的創新。”(完) |
相關閱讀:
- [ 12-05]福清市場監管局邀請市委黨校講師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 [ 12-05]“12·4”國家憲法日宣傳咨詢活動在融舉行
- [ 12-03]“金達萊”柜員和她的“四個一點”計劃
- [ 12-03]【領航新征程】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提升出口競爭力 拓展對外貿易
- [ 12-03]努力推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文藝作品——文藝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赴多地巡回宣講
- [ 12-03]中國廣播藝術團 進福清辦惠民演出
- [ 12-03]長汀“文藝星火”宣講小分隊深入基層宣講十九大精神
- [ 12-02]5.8萬多名黨員參加學習十九大精神網絡答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