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農村“三塊地” 改出獲得感(砥礪奮進的五年·全面深化改革) “喬遷惠民人人享,人民群眾心向黨”“往年蓋房置田晝夜難眠,如今宅改補錢百姓開顏”“宅改政策實在好,閑舊危房變元寶”……在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一副副語言質樸、寫滿民心民意的對聯,貼在宅改新居的大門上。 雙河鎮大畈村72歲老人蔣啟參說:“我就沒想過這輩子能搬出大山。”老人原先住在10里地外的山溝溝,山高路窄,進出都難,一到冬天,更是整天見不到太陽。去年臘月,全家退掉老宅,搬進新居,住得寬敞,鄰里常來常往,家家還有半畝地種菜養雞,日子越來越舒心,老人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不只是金寨,如今走進江西余江、江蘇武進、寧夏平羅等地,幾乎都可以看到村莊里昔日曲折狹窄的巷道,正被寬闊的水泥路代替;廢棄豬欄、牛棚變成了休閑廣場;閑置的空心房、危房變成了綠地果林。 這些變化,得益于正在進行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2014年底,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幕開啟,農村征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項改革在全國33個地區開始試點,其中征地試點3個,入市和宅基地試點各15個。2016年9月后,改革試點進入統籌推進階段,征地和入市試點擴大到全部33個試點地區。目前“三塊地”改革試點已進入攻堅決戰關鍵期。據統計,33個試點地區已累計出臺約500項具體制度措施,改革的綜合效益日益顯現。 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3個原征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按新辦法實施征地共63宗、3.9萬畝。通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征地范圍進一步縮小,征地程序更加規范完善,被征地農民所得補償和分享的增值收益明顯增加。山東禹城探索形成“一代管、二提高、三保障”的農民利益保障機制,提升被征地農民的獲得感。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增效擴能。廣東南海對土地增值收益在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分配做了新的探索。貴州湄潭結合農村產業、鄉村旅游等統籌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截至今年6月,全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塊共計540宗,面積9381.44畝,總價款超過81億元,盤活了農村空閑和低效用地,為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提供了用地空間。 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全面深入推進。在確保農民住有所居、農村和諧穩定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農民宅基地租賃、抵押等,既有效盤活了閑置的農房和宅基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大幅增加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數據顯示,15個試點地區已退出宅基地7.6萬余戶,面積5.9萬余畝,住房財產權抵押3.1萬余宗,累計獲得貸款超過37億元。 |
相關閱讀:
- [ 08-18]福建能源監管辦熱議《將改革進行到底》
- [ 08-18]福建能源監管辦熱議《將改革進行到底》
- [ 08-18]南平市商事制度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新增市場主體7.36萬戶
- [ 08-17]山西國企國資改革展開“施工圖” 涉8大領域21項重點
- [ 08-17]長泰縣召開會議部署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