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加勒斯特7月26日電 通訊:感受羅馬尼亞鄉村博物館暑期藝術創作營 新華社記者林惠芬 位于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鄉村博物館自25年前推出暑期藝術創作營以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來這個“都市里的鄉村”過暑假,在農舍庭院里學習藝術創作和各種民間手藝。 “今年有1200個孩子參加暑期藝術創作營,最小的只有3歲。”博物館公關部主任尤利安娜·格魯默澤斯庫女士說,參加創作營的孩子逐年增多,他們中不僅有當地學生,還有一些駐羅外交官的孩子。創作營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藝術興趣、提高他們的藝術鑒賞力和動手能力。此外,創作營還是培養孩子們社交能力的場所,他們交流學習、相互欣賞。 今年暑期創作營從7月3日開始,到8月11日結束,共開設25個創作班。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鄉村博物館占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館內有從全國各個地區搬遷過來的270多座農舍院落。博物館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把院落當課堂,邀請各地民間工藝師,現場傳授傳統技藝,如陶藝制作、木雕、玻璃圣像畫等。 10歲的特奧多拉說:“玻璃繪畫非常麻煩,一不小心畫錯了就得全部擦干凈從頭畫。”不過,特奧多拉很喜歡玻璃繪畫,因為她覺得這是一種特殊的技能。 據介紹,創作營最具吸引力的莫過于陶藝班了。一個名叫英格麗德的小女孩自豪地說:“我已經連續兩年參加陶藝班了,我就是喜歡泥坯在我的手里慢慢變成碗的感覺。” 來自羅馬尼亞陶都霍雷祖的陶藝師約努茨說,參與陶藝制作的孩子們樂在其中,當看到柔軟的黏土變成盤子、杯子或壇子的時候,孩子們完全著迷了。制陶可以鍛煉他們的動作協調能力,培養他們全神貫注。 9歲的達利亞娜參加“娃娃”制作班,這是她第一次動手做針線活。“娃娃”制作過程比較煩瑣,要經過裁剪、填充、縫合等步驟。達利亞娜對記者說:“從今往后,我可以自己補衣服、釘紐扣了。”她準備每周換一個創作班,以便學習更多的技能。 31歲的拉盧卡·帕斯卡魯是創作營的老師,教學生如何用珠子做裝飾和配飾。身為牙醫的帕斯卡魯女士說,由于沒能像其他同學去鄉下的爺爺奶奶家過暑假,她在鄉村博物館度過了25個暑假。她說,“對于我來說,鄉村博物館就是我的鄉下,可以說我是在這里長大的。” 暑期藝術創作營美食班的桌上擺滿了各式漂亮的甜點。美食班老師薩韋塔說:“創作營里的這些孩子暑假里滿手是黏土、油漆和面粉,而沒有成天端著iPad或智能手機!這些才是正常的孩子。” |
相關閱讀:
- [ 07-19]俄博物館失竊隕石碎片被尋獲 估價超過250萬盧布
- [ 07-07]加博物館展200公斤藍鯨心臟標本 堪比轎車
- [ 07-17]藍鯨骨架亮相英博物館大廳 長達25米
- [ 07-12]欲申遺 韓國將在首爾建“慰安婦”博物館
- [ 07-07]壯觀!美一博物館展出史上最大藝術品“蜂巢”(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