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我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這是2015年夏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調研時的殷殷囑托。兩年來,吉林省打響脫貧攻堅戰,迅速啟動,層層壓實責任,2016年完成了30萬人脫貧攻堅任務,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鶴鄉大地第一村,日新月異處處新,黨的政策來指引,異地搬遷喜脫貧”。張福軍用一段順口溜來表達搬家上樓后的喜悅心情。陸家村是通榆縣整村易地扶貧搬遷試點村,過去這里居住環境惡劣,生產生活條件差,全村200多戶人家貧困戶就占了92戶。經過反復論證選址,去年底全村村民搬入新居,舊土房換成了新樓房。張福軍的新家60平米,算上拆遷補償款,搬家不僅沒花錢,還拿到不少補償款。 今年陸家村集體牽頭興辦了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土地集中連片流轉,用于發展辣椒等特色種植產業,還有一部分過去的廢棄地復墾成水田,既保生態,又有效益。 洮南市福順鎮春華村全村的貧困人員都跟村里簽訂了家庭醫生服務協議,定期享受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項目。貧困戶的門診報銷比例和封頂線也都提高了,比如村民于俊山在村門診因病處方用藥一次費用是36元,通過新農合報銷15元,通過兩提高又能報銷9元,老于自己只花費12元。村民靳德春去年患上胃癌,先后住院7次,總的醫療費用是32987元,其中個人需繳納的費用7017元由政府兜了底。靳德春享受到的政策叫做分類救治、靶向治療,今年春華村重點開展健康扶貧,通過政策基層貧困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2016年1月,吉林打響脫貧攻堅第一戰,千個單位包村,萬名干部包戶,百萬黨員幫扶活動啟動。省市縣9.27萬黨政干部聯動,走進全省所有貧困村,對接扶貧任務,落實脫貧計劃,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創造性的開展了股份合作、集體經營、企業帶動等20多種扶貧模式,使貧困戶在產業實施過程中持續受益。 兩年來,吉林省把脫貧攻堅作為民生“頭等大事”,查真貧,真扶貧,交出了一份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當前,我省脫貧攻堅正處在攻城拔寨的沖刺階段,更需要我們求真務實、義無反顧,啃下更多硬骨頭,拔掉更多窮根子,堅決打贏這場硬仗,確保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與全省人民一起邁入全面小康。 |
相關閱讀:
- [ 07-25]【砥礪奮進的五年】城鎮化從規模擴張走向品質提升
- [ 07-25]砥礪奮進的五年:專訪陳論生
- [ 07-24][砥礪奮進的5年]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
- [ 07-24]【砥礪奮進的五年】我國5G網絡有望2020年實現商用
- [ 07-24]【砥礪奮進的五年】一位京族老人的堅守:讓獨弦琴聲揚大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