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6月29日電(記者喻珮)農歷六月六日是中國傳統的“曬譜節”,有“六月六,曬家譜”的習俗。29日,在湖北省圖書館舉辦的“曬譜節”上,600余件數字化家譜吸引廣大譜牒文化愛好者和專家學者的關注。 家風、家規、家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著穩定家庭、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家譜,是一個宗族繁衍和活動的歷史資料。修譜,成為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隋唐五代后,修譜之風從官方流行于民間。 湖北是炎帝故里、荊楚文化發祥地,家譜文化繁榮。記者了解到,目前,湖北省圖書館館藏家譜數量從早前的200余部增加至2000多部,并且以每年200部的速度增加。本次“曬”出的家譜覆蓋明清至當代,包括一些珍藏多年的文物。 湖北省圖書館特藏與地方文獻部主任范志毅告訴記者,2000多部家譜中,包括紙質家譜1500余部、數字資源600余部、家譜縮微膠片100余部。湖北省圖同時建立華中地區首個集收藏、整理和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家譜影像全文數據庫,實現家譜資源的共建共享。 “掃描、微縮古籍文獻是一項耗時的工作。我所經手的家譜中,最多的一部由170余冊文獻組成,僅掃描就耗費1個月時間。”范志毅稱,湖北省圖利用現代化手段,建立家譜影像全文數據庫,和上海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相關技術比肩,走在全國前列。家譜數據庫的建立不僅成為湖北地區家譜信息資料中心,同時依據古時人口遷徙的方向,將湖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各地的家譜相連。 據了解,湖北省圖書館還將開展公眾家譜閱讀服務,指導各姓氏的家譜纂修,同時加強與海內外相關機構的文化交流,長期開展家風、家譜公益講座,服務于湖北經濟和文化建設。 |
相關閱讀:
- [ 05-04]從民間修家譜熱談開去
- [ 05-01]民間修譜悄然興起 武漢有人花120萬元修家譜
- [ 11-01]普通工人尋根數萬里苦修家譜 14年拍幾萬張照片
- [ 09-01]郭德綱收歐弟為徒弟 將其名字列入德云社家譜
- [ 08-31]郭德綱微博曬家譜:該清的清該驅的驅 不必再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