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記者 姚婧 張鑫)從2016年夏天起,戶縣大王鎮宜都村空氣中開始彌漫起一股惡臭,臭味來自村子西邊一百多畝耕地上的污泥。那么,這些污泥來自哪里?為什么要傾倒在這兒?當地的國土、環保部門又是如何監管的?來看記者的調查采訪。 民生熱線:戶縣大王鎮宜都村農民耕地被傾倒污泥 污染環境 記者調查:戶縣136畝耕地被倒滿污泥 曾下達18次清理通知 戶縣一村莊出現百畝污泥村民苦不堪言 宜都村地處戶縣大王鎮東南方向,距離城區大約11公里。一進村,便能聞到一股撲面而來的臭味。聽說有記者了解污泥的事兒,村民們紛紛趕來反映情況。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蒼蠅、臭,臭得簡直讓人受不了,廚房里的蒼蠅簡直把人都能絆死。”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尤其是下雨過后的天氣,再一晴,那個臭氣簡直是熏你大腦,你簡直就沒辦法去呼吸。”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這是水塔,這是我們的飲水源,這到堆污泥那個地方不到三百米,二百多米,我想著滲漏的問題肯定對這個井水有影響。” 村民們告訴記者,這些污泥的來歷還得從去年六月說起,當時,村里招商引資引來一家名為陜西君龍公司的企業,以土地流轉的方式承包了村里一百多畝土地。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村干部、組長就說是養蚯蚓,你愿意就簽,不愿意就不簽。” 記者:“一畝地給多少錢?”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每年1500元。” 記者:“1500元?”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哦。” 不少村民聽說是養蚯蚓,而且每年的承包費也劃算,就在合同上簽了字。在宜都村村委會的公示欄上,記者看到了村民們所說的那份土地流轉合同:甲方為戶縣大王鎮宜都村村民委員會,乙方為陜西君龍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戶縣分公司,流轉土地面積為136.78畝,簽訂日期為:2016年6月1日,期限為20年。然而,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后,村民們平靜的生活就發生了變化。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看看,你看這蒼蠅,你來拍一下。”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下雨,天一陰,蒼蠅塌得黑壓壓的,我要是哄你都不是人。” 在一位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這個所謂的蚯蚓基地,放眼望去,薄薄的塑料布下全是大堆的黑色污泥,刺鼻的臭味讓人窒息。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就在前幾天他們又倒了這么多,村民沒辦法只能把那個路挖斷了,不讓他們繼續進了。” 記者:“你把手放下來嘛!”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臭得很么!” 記者:“每天味兒都這么大嗎?” 大王鎮宜都村村民:“嗯。你看到中午了,我姐跟我哥來了,你們吃飯我給咱把飯管了,看你吃得下去不?” 那么,這個企業到底是什么來歷?他們租了地后養的蚯蚓在哪里?當初引進企業的宜都村村干部了解情況嗎? 大王鎮宜都村村主任張寶慶:“君龍公司當初在咱這塊來的時候,就說是設施農業項目,說是養蚯蚓,產生蚯蚓肥,是一種好的肥料,后來人家沒那樣做。” 記者:“那現在這片地上堆的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你們清楚嗎?” 張寶慶:“就是西安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么,下來一看影響大,就一直給人家招呼不讓人家干了,可是咱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給人家說。” 按照村主任的說法,村上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君龍公司簽了土地流轉合同,那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記者又聯系了陜西君龍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核實相關情況。 陜西君龍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戶縣分公司總經理孫波波:“我們跟村上就是說,給這個里邊加入蚯蚓霉,可能他們認為是養蚯蚓。這個合同上寫得很明確,我們就是利用污水處理廠污泥,生物制有機肥。” 記者:“那我想問下,你們現在堆放在那片地上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孫波波:“是污水處理廠沉淀物,說白了就是糞便。” 記者:“有沒有取得相關的手續?環評呢,有嗎?” 孫波波:“環評正在辦理。” 企業違規傾倒主管部門監管不力 村民們以為是養蚯蚓,可其實是用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制有機肥,這樣的企業不臭才怪了。那么,開辦這樣的企業有什么具體規定么?對于此事,當地主管部門是什么態度?有沒有進行過干涉處理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在污泥廠臨時廠房的外墻上記者看到,戶縣大王鎮國土資源所曾多次向君龍公司開出了限期清理通知書,可是,為什么一直沒有奏效呢? 記者:“你們到現場以后發現他們是違反了什么法律法規?” 大王鎮國土資源所所長田根:“壓占基本農田。” 記者:“依舊相關規定,壓占基本農田應該怎么處理?” 田根:“我們要求他限期清理,去了最少在十次以上,因為君龍公司一直不配合我們調查,都沒有他們的法人過來處理這個事情。現在堆到這塊沒有辦法,我們作為鄉鎮土地所來說,確實勢單力薄。” 田所長說,作為鄉鎮一級國土資源部門,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如果處理不了的,及時向上級部門上報。 記者:“上報給了誰?” 大王鎮國土資源所所長田根:“我們就是大王鎮政府的一個部門,由咱黨委鎮政府我們的楊組織現在牽頭在處理這個事情。” 隨后,記者來到大王鎮政府,找到了這位田所長所說的楊姓負責人。 大王鎮政府安全環保負責人楊亞房:“就因為他的環保這方面的要求,設施不規范、不達標,從這方面咱要求他進行整改,但至今為止效果不好。” 楊亞房告訴記者,在他們的再三督辦下,君龍公司才勉強給那些污染物覆蓋上了塑料薄膜,但不愿意對污泥做進一步清理。 記者:“那作為你們政府主管部門來說,現在只能束手無策?” 大王鎮政府安全環保負責人楊亞房:“鄉鎮的權限實在是有限,各個方面的文書已經下達了,然后及時也向咱縣環保局,縣人民政府、縣委也進行報告了。” 那么,對于如此明顯的破壞環境事件,當地環保部門又是怎么進行監管的呢? 西安市戶縣環保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市局宣教處,下來就是縣委宣傳部也要給我們通知呢,因為我們是雙重管理,上面有規定,沒有這個,我們……不接受采訪。” 對于君龍公司非法壓占土地的行為,戶縣國土部門又作何解釋呢? 西安市戶縣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大隊五分隊隊長千敏銳:“按照法律規定,鄉鎮政府這一級是保護土地的第一責任人,另外由于他這個主要是環保方面的問題,縣上在解決的時候也把這件事情主要由環保部門來解決。” 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件事,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說法。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副教授杜國強:“這個事情從開始出現到現在,已經持續近一年,而且非法壓占土地一百多畝,對周圍村民的生活產生了很嚴重的影響。環境保護部門在接到投訴以后,居然沒有采取有效地制止和處罰措施。那么,它導致的一個結果是:違法行為在持續,違法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在累積。政府部門的這種不作為或者執法上的不力,其實呢在此次事件的這個發生、發酵和漫延過程當中,負有很大的責任。” 好端端的家門口,出現了這么一大片的臭污泥,這事擱誰身上都堵心。試想如果從一開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就能有效地履行自身職責,對君龍公司的違法行為及時進行制止,可能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目前,天氣越來越熱,一百多畝土地上堆積的污泥散發的惡臭味仍在繼續,對于此事,希望當地政府包括環保、土地等職能部門站在群眾的角度直面問題,盡快妥善解決。 |
相關閱讀:
- [ 06-20]中央財政安排25.6億元擴大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
- [ 06-14]中科院:中國耕地面積增加,優質耕地減少
- [ 06-13]莆田推進補充耕地工作 新增耕地每畝獎3.6萬
- [ 05-31]全國耕地受旱面積4006萬畝
- [ 05-28]東北華北旱情發展迅速 全國受旱耕地超4千萬畝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