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迅速發展給市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隨著騎行者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因騎行而帶來的意外傷害和道路安全隱患也大幅增加。 昨日,長沙市雨花區交警大隊民警在長嶺路口、花侯路等路段開展了共享單車交通違法專項整治,并對市民進行安全提醒。記者了解到,騎自行車過程中,闖紅燈、逆行和走機動車道是最危險的三類交通違法行為,而騎行時戴耳機、打電話、玩手機等行為也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民警提醒,上路前應做好安全檢查,了解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做到文明騎行和停車。 記者調查 三類交通違法最為突出 “闖紅燈、逆行和走機動車道是騎行共享單車最危險的三類交通違法行為。”雨花區交警大隊十四中隊民警苗維健告訴記者,在長沙火車南站附近有很多市民搭乘地鐵后會選擇騎行共享單車出行,交通違法行為時有發生。記者了解到,騎行者意外損傷的發生,跟騎行者常與機動車搶道、逆行、闖紅燈關系密切。 昨日下午,記者沿芙蓉路一帶觀察,發現不少為了抄近路而騎車逆行的市民。“逆行一段應該沒問題,這樣可以少走很多路。”不少受訪者表示,逆行是為了節約時間。在晚報大道與東二環交叉的十字路口處,當紅綠燈亮起時,騎行者多是走人行橫道,貼著路人穿行;還有的騎行者干脆不理會紅綠燈,闖紅燈通行,險被過往車輛撞到。與此同時,騎行者與機動車搶道的情況也經常發生。在花侯路上,不少市民騎著共享單車沿著機動車道最外側的自行車道一路飛馳。由于自行車道偏窄,有市民不時占用機動車道騎行,與公交車、小車爭道,穿梭在滾滾車流中,險象環生。 騎行受傷者呈遞增趨勢 “我們醫院近幾個月都會收治數例因為騎自行車摔倒而導致意外損傷的患者,其中最多的是膝關節和腰部受傷。”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骨傷一科副主任魏利成博士介紹,騎行共享單車受傷者呈遞增趨勢,有騎行者受傷竟是因為騎車時自拍和追逐。 “自行車行駛的速度相對較慢,因此我們收治的患者中基本上傷情不算嚴重,多為關節扭傷和關節軟組織挫傷,腫脹比較厲害但是能走路,也有因為騎自行車導致骨折的。”魏利成介紹,患者以年輕群體為主,受傷部位多為膝關節,年長患者則容易腰部受傷,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交警提醒 上路前應檢查車況,不要忽視細節 騎共享單車上路前應注意什么?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大多數市民都是掃碼取車后直接上路,完全忽視必要的安全檢查。“上路前,應檢查車況,剎車要靈敏好用,車鈴要響,車胎氣足,鏈條沒問題。”苗維健告訴記者,有個小細節不容忽視,那就是在夜晚騎車時一定要檢查車身前后的兩個小燈。“有燈光照射時這兩個小燈會反光,方便在夜晚被機動車駕駛人發現,這一點對于騎行安全來說非常重要。”苗維健說。 民警提醒,在騎共享單車的過程中要遵守交通安全法規,不可任性。記者了解到,針對自行車在道路通行的管理,長沙公安交警部門目前以警告教育與現場執法結合的方式,重點對非機動車進入機動車道通行、逆行、闖紅燈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同時加派交通協管員,指揮疏導非機動車的通行。“騎車時不要戴耳機,不要玩手機,不要追逐競速,市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應該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在通過斑馬線時應下車推行,避免撞到行人。” 夜晚逆行極不安全,不要隨意停放 昨日,在交警部門執法過程中,逆行者孫先生認為:夜晚騎共享單車時逆行更安全。“我是從網上看來的攻略,晚上逆行,機動車駕駛人會看到我們騎自行車的人,這樣就能有效避開,而同向行駛時我們發現不了身后的機動車,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孫先生堅持自己的觀點。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實際情況下,夜晚行駛過程中時常有對向車輛開遠光燈或者使用大燈,機動車駕駛人在這個時間段很難發現逆向行駛的騎行人,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發生。”民警提醒,晚上騎共享單車時更要多加注意,走自行車專用道,不要逆行。 記者了解到,在設置共享單車臨時停放點之前,部分市民用完共享單車后總是亂停放、隨意丟棄,馬路上、人行道上、花壇里到處都是,現在這種情況少了很多。“共享單車臨時停車位有專屬的標識牌,有‘共享單車臨時停放處’字樣,此外有白色實線邊框劃定專屬區域,邊框內有自行車圖案。”交警提醒,隨意亂停亂丟共享單車特別是在機動車道上停放,極易造成安全事故。共享單車應整齊停放在非機動車停車區域,不能影響機動車和行人通行。 律師說法 共享單車出事故平臺或擔責 騎共享單車發生事故,各方應如何分擔法律責任?記者為此采訪了法律界相關人士。據介紹,用戶掃碼后騎行共享單車,其與共享單車平臺之間就形成了租賃合同關系,租賃期間為用戶通過電子掃碼方式掃碼后起至本次騎行結束后止。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據此,用戶在使用共享單車的過程中,因車輛本身存在缺陷而給消費者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時,用戶有權要求作為經營者的平臺承擔賠償責任。 “共享單車發生交通事故,要按交警部門認定的事故責任來進行處置。市民在騎行之前應認真閱讀平臺的協議,大多數共享單車平臺在騎行者押金中實際上已經包含了保險金部分,在賠償時也往往會按照協議和賠償約定來進行賠償。”湖南英萃律師事務所律師謝惠明說。 |
相關閱讀:
- [ 04-20]網售共享單車兒童座椅存隱患 出事故共享單車企業不負責
- [ 04-20]共享單車野蠻生長 監管應為創新“加油”
- [ 04-20]“羊毛黨”盯上共享單車:10塊錢代辦學生認證享優惠
- [ 04-20]“共享單車加裝兒童座椅”是一道創新命題
- [ 04-20]引入信用機制有助規范管理共享單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