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張帆 攝 中新網承德4月12日電 (記者 張帆)11日下午,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文傳學院的一間教室內,20多位學生正認真地聽著老師講課。這是一堂地道的滿語課,來此上課的都是喜歡滿族文化的學生。 “小時候想學沒機會,大學開了滿語課就趕緊報名了。”和大多數滿族人一樣,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大一學生陳陽小時候并不會說滿語。如今,通過半年時間的學習,他已掌握簡單的讀寫技能。 滿語班的學生們正在上滿語課 張帆攝 滿族,舊稱滿洲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東北地區,其中居住在遼寧的人口最多。據官方數據顯示,河北承德現有滿族人口130多萬,占全市人口的35%,居全國地級市之冠。2010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一份“全球瀕危語言地圖”,中國的滿語位列其中。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滿文這一滿族特有的文化符號,2016年10月25日,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的河北民族師范學院舉行了滿語開班儀式。該學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經清朝光緒皇帝御批設立的熱河速成法政學堂,隸屬學部。期間幾經易名,2010年,經中國教育部批準升格更名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高校,也是目前該省第一個開辦滿語課程的學校。 47歲的張慶威作為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滿語口語的唯一傳承人,成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聘請的滿語老師之一。 據張慶威介紹,目前學院共有1300多名文科大一新生參加了滿語學習。“大一年級時是必修課,從大二年級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 張慶威稱,選修要求學生在完成本專業學習的基礎之上,繼續完成滿語、滿族文學、滿族歷史與文化3門課程的學習,學程兩年半。目前,440多名學生參加了滿語選修班。 除此之外,該校從領導到普通教師,每周都要參加兩次滿語培訓。“這樣可以帶頭形成一個學習氛圍。”張慶威表示。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黨委書記張力濤稱,滿語班的開設是希望學生通過系統學習,逐步深化對滿族文化的認知與理解,也為中國滿語師資、研究及整理滿族文獻等培育后備人才。 據張力濤介紹,自去年起該校在引進6名滿語教師、聘請7位全國知名專家為兼職教授,組建了全國規模最大的滿語教師隊伍的基礎上,又聘請7位非遺傳承大師走進校園。目前學校除了推廣普及滿語,還開設了清史、滿族體育、滿族舞蹈、民族繪畫等課程,讓滿族文化在校園里的能夠得以傳承和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開設了滿語專業,近些年承德當地政府也開始嘗試用滿族文化來彰顯當地特色,并陸續推出大型實景演出《康熙大典》、最美格格評選、滿族頒金節等活動,在一些滿族聚集鄉村,建設了具有滿族風情的民居、民俗,以推廣滿族文化。 張慶威認為,這一系列的嘗試反映了當下社會對滿族文化認同的重新覺醒,也讓中國滿語文化的守望者看到了滿語這個瀕危語言涅槃重生的希望。 已掌握簡單的滿語讀寫技能的陳陽表示,不管未來會不會從事滿語工作,他都會堅持學習下去。“作為年輕人,我覺得我有義務去傳承我們的滿族語言和滿族文化。” |
相關閱讀:
- [ 02-08]"掛旗""走油"…… 滿族村的民族年味
- [ 01-03]長樂琴江村:昔日水師旗營 今日特色滿族文化村
- [ 12-12]外媒稱中國滿族文化認同重新覺醒:年輕人開始學滿語
- [ 02-03]滿族文身師女孩:我只是個普通上班族
- [ 10-29]吉林伊通滿族自治縣總工會:關愛,溫暖在行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