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9日電 看病無掛號費、診療費,醫院不再有藥品加成……這些變化正在影響北京醫療衛生體系。4月8日是《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實施的首日,門診量達到25萬人次,患者體驗究竟如何?看病價格下降了么?中新網記者進行了探訪。 北京醫改首日的協和醫院。湯琪 攝 醫事服務費貴嗎? ——醫?;颊叨夅t院普通門診自付2元 根據北京市醫改新政,4月8日起,公立醫療機構取消了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品)和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 8日上午,中新網記者來到北京協和醫院、同仁醫院和普仁醫院,三家醫院都在門診樓大廳設有醫改咨詢臺。據媒體報道,截至8日晚6點,北京市各級醫療機構運行平穩,門診量25萬人次。 醫事服務費清晰地被公示在各醫院的宣傳板上。據普仁醫院的一些患者透露,他們并未太注意這一變化,因為“醫保卡掛號直接報銷”,二級醫院的醫事服務費實際只用自付2元。 根據官方此前發布的方案,三級醫院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為50元,知名專家則為100元,兩者的報銷金額均為40元;二級醫院的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為30元,報銷金額為28元,知名專家為90元,報銷金額為30元。 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介紹,醫事服務費的本質,是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及掛號費診療費后,對其運行成本,和向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的醫務團隊的補償。 北京同仁醫院門診樓內的物價藥品綜合查詢機。湯琪 攝 藥品價格降了嗎? ——總體藥價下降20% 此次北京醫改的另一大變化體現在藥品價格上。方案規定,取消公立醫療機構15%的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是這次改革的一大核心,也被視作打破以藥補醫機制的關鍵。 方案明確實施藥品陽光采購,方法是向所有的藥品生產企業公開藥品質量指標、全國中標價格,向社會公開醫療機構采購、使用及品種變化信息,打破昔日藥品價格等信息不透明狀態。 同仁醫院一名醫務人員表示,四年多以前,同仁醫院已經實現了醫藥價格15%的降價,這次醫改后,再次降價8%。北京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陽光采購后,總體藥價下降20%。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在同仁醫院門診部一樓放置著物價藥品綜合查詢機,以富馬酸比索洛爾片為例,查詢機顯示目前價格為28.5元一盒,該院醫務人員表示,這盒藥過去是30元。 記者還通過“北京市醫藥陽光采購綜合管理平臺”網站查詢發現,一盒云南白藥氣霧劑的現價是29.26元,醫改前在北京中關村醫院開出的價格為33.64元。 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有啥變化? ——“拍片子便宜了” 此次改革還對435個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有升有降的調整。方案規定,上調護理、中醫、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下調CT、核磁等大型檢查設備收費價格。 同仁醫院財務處處長侯常敏告訴記者,頭部CT從180元降低到135元,核磁從850元降低到400-600元,PET/CT從10000元降低到7000元。 而在普仁醫院,一名剛剛做完核磁檢查、拍完片子的患者告訴中新網記者,核磁檢查花了500多元,拍片子130多元,在她印象里,以前拍片子需要160元。 漲幅方面,普通床位費從28元提高到50元;二級護理費用從7元提高到26元;闌尾切除術從234元調整為560元;針灸從4元提高為26元等。 據悉,通過衛生部門對405個病種的靜態測算顯示,改革后,門診患者次均費用平均降幅為5.11%,住院患者例均費用平均漲幅為2.53%。 北京普仁醫院外,有人在細讀醫改宣傳板。湯琪 攝 面對變化 ——醫院經歷“跨年夜”,異地就醫有苦惱 事實上,針對北京醫改的銜接工作,各大醫院已準備多時,特別是4月7日晚到8日凌晨,在網上,有醫生稱這個時間段為“北京醫改跨年夜”。 協和醫院醫改咨詢臺的一名醫務人員告訴中新網記者,門診樓的燈是8日凌晨3點多才關上,她只閉眼休息了兩個小時,便投入到醫改首日的工作當中。 同仁醫院宣傳中心工作人員李倩透露,8日零點是系統更新的節點,但有些問題需要調整,所以醫院的一些相關部門都在待命,還要反復確認價格是否已改好。 然而,北京醫改的工作并非是一場“跨年夜”就結束了。 盡管北京醫改有意鼓勵病人分級診療,但由于各種原因,一些患者仍然會選擇去級別更高的醫院就診。 例如,一名在同仁醫院帶孩子治療鼻炎的家長告訴中新網記者,某二級醫院讓孩子做手術,但到同仁醫院后,醫生建議服藥治療。 中新網記者探訪時還發現,一些來北京就醫的外地患者表示,醫事服務費可能無法報銷、住院費負擔或加重等現象仍會困擾他們。 |
相關閱讀:
- [ 04-07]福建深化醫改:醫務人員薪酬提高了 患者負擔減輕了
- [ 04-08]北京醫改首日探訪:掛號費取消 患者感受價格變化
- [ 04-07]多舉措破解“看病貴、看病難” 福建醫改這些變化看得見
- [ 04-07]福建深化醫改:醫務人員薪酬提高患者負擔減輕
- [ 04-05]完善醫療糾紛調處機制為醫改保駕護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