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有望照進現實” 人大代表熱議互聯網醫療
2017-03-09 16:36:51??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趙曄嬌)隨著“互聯網+”熱風勁吹,互聯網醫療已成大勢所趨。在2017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認為,“無邊界、無圍墻”的互聯網醫療,顛覆了傳統就醫模式,但在其快速生長的背后,也需看到諸多痛點及盲點。 近年來,廣東云醫院、寧波云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等在中國各地相繼誕生,打開了優質醫療資源共享的大門。“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互聯網醫療拆掉了大醫院的資源圍墻,讓優質資源移動起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葛明華持樂觀態度。 資料圖 浙江桐鄉烏鎮一位市民在烏鎮互聯網醫院進行遠程診斷。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主任陳海嘯也鼓勵醫療行業積極擁抱互聯網,“我們去年年底建立了互聯網醫療中心,在臺州最高的山、最遠的海島,布置了互聯網遠程會診平臺。” 借助互聯網,優質醫療資源開始流動至田間地頭。幾年前接受乳腺癌手術的臺州市天臺縣石梁鎮居民袁某,就已習慣通過這個互聯網遠程會診平臺,請專家對其術后恢復情況進行詳細問診。 在醫療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同時,要從“云端”接入“地氣”,仍需要更多嘗試。陳海嘯坦言,互聯網遠程診療的政策體系還較為滯后,需要盡快制訂這種新型醫療服務模式的收費標準,出臺收費許可等,讓互聯網醫療在規范中成長。 在互聯網醫療火熱的背后,網絡掛號、在線付費等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也如影隨形。全國人大代表、奧克斯集團董事長鄭堅江是社會資本辦醫的先行者,他建議通過手機驗證短信、指紋技術等,對在線醫保卡進行身份識別,解決在線醫保卡身份識別和賬戶安全性問題。 同樣,在葛明華看來,病人電子檔案和健康數據信息化容易導致個人信息泄密,要從技術上進一步加強互聯網醫院的信息數據管理,確保就診人員的就診記錄、檢驗報告和影像報告等電子醫療檔案的安全。 雖然“互聯網+醫療”建設任重道遠,但其勾勒出的醫療愿景依然令人期待。 葛明華表示,結合智能移動終端、即時通訊技術、可穿戴檢測設備,未來可實現更高效率的醫療健康服務,“病人戴上可穿戴設備,醫生不用對其進行‘面對面診療’,就能實現精確的遠程‘視觸叩聽’,這個夢想有望照進現實。”(完) |
相關閱讀:
- [ 11-01]藍皮書:2015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達157.3億元
- [ 11-01]醫療援藏博士團成員:西藏更需要“互聯網+醫療”
- [ 04-18]“互聯網 醫療”讓居民足不出戶享受就診“一站式”服務
- [ 07-24]“互聯網+醫療”持續火熱 專家:無法顛覆傳統醫療
- [ 05-12]互聯網醫療面臨成長煩惱 網友擔憂:治死了誰負責
- [ 07-18]七部門聯手集中清理互聯網醫療信息涉“性”內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