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曉毅(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農村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年來,“精準扶貧”一直是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話題。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精準扶貧也需要不斷深化。從黨中央提出精準扶貧的目標,到提出“六個精準”,再到提出“五個一批”,精準扶貧的路徑越來越明確,措施越來越清晰。在精準扶貧的實踐中,各個地區因地制宜,創造出許多富有成效的扶貧方式,制定了許多更具體和更有針對性的政策。 精準扶貧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精準扶貧的不斷深化,首先體現在對“五個一批”的不斷具體化上。“五個一批”是針對一些普遍存在的致貧原因而采取的解決問題的手段。在實踐中,貧困原因是具體的,貧困對象是多樣的,即使是在同一地區,也需要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那些生活在生態脆弱地區的人,必須要實施異地搬遷才能使他們擺脫自然條件的限制,實現脫貧的目標。過去的異地搬遷比較簡單,多是開墾荒地,修建住房,使貧困人口搬遷到一個新的村莊。但是現在適合安置移民的荒地越來越少,而且傳統農業對于移民增加收入的貢獻也很小,傳統的搬遷方式不適合精準扶貧的需求,這就需要深化異地搬遷。 近年來在異地搬遷中出現了許多新的方式,比如考慮到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技能,一座座新的、具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小鎮崛起。此舉不僅可以幫助移民更快地適應搬遷地的社會經濟環境,而且將他們的文化和技能轉化成增加收入的手段;再比如,考慮到一些移民受教育水平低或年紀較大,搬遷以后實現非農就業的難度比較大,將移民安置區的一些公益性崗位提供給這些移民,可以保證他們能在移民以后獲得穩定收入。這些多樣性的措施在一些地區正在逐漸轉化成為政策或制度,從而使異地搬遷更好地發揮作用。 此外,精準扶貧的深化還表現在各個部門的動員上。精準扶貧是一項牽動各方的行動,不僅需要社會多方面動員,更需要政府各部門的相互配合。但是在過去的扶貧工作中,多數政府部門都缺少扶貧實踐,有些部門仍然把扶貧當做“做善事”,只知道在自己的對口扶貧點投入一些資金,做一點扶貧工程。但是精準扶貧不僅是資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各項政策的相互銜接和配套,共同發揮作用。在過去的一年中,精準扶貧調動了相關的政府部門,許多政府如教育部門、衛生部門、交通部門等,都出臺了具體的扶貧措施和規劃,從而使精準扶貧得到保障。 精準扶貧不是一個靜態過程。一些貧困縣和貧困村在摘掉貧困縣和貧困村帽子后,仍然面臨著精準扶貧的成果如何鞏固的問題。因此,推進精準扶貧的過程也是深化精準扶貧的過程,只有不斷深化精準扶貧,相關政策和措施的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發揮。 |
相關閱讀:
- [ 02-28]精準扶貧 計生協會在行動
- [ 02-28]“十三五”開局新亮點 曬曬扶貧攻堅成績單
- [ 02-28]四川樂山26歲衛生扶貧醫生因車禍不幸遇難
- [ 02-28]建甌精準扶貧促發展:小雷竹鋪起致富路
- [ 02-28]【脫貧攻堅看貴州】惠水這處“新村子”,主打“遷企融合”扶貧思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