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經濟只依靠石油?你OUT了! ——汽車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經濟新動能在大慶已現端倪 提到大慶,人們首先會想到石油。這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榮”的城市,大慶油田精神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然而,隨著近年來大慶的石油資源漸趨枯竭,開采難度加大,大慶油田開始進入減產期,從2015年的4000萬噸為起點逐年遞減。很多人以為,隨著石油的減產,大慶的經濟將一蹶不振,但記者跟隨“直擊東北經濟”采訪團走訪大慶卻看到了一番與想象中不同的景象。大慶在調整產業結構、挖掘新經濟增長極方面頗具亮點。大慶是一座石油城,但已不僅是一座石油城。 大慶石化:乙烯等石油衍生品發展迅猛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龍頭”,其生產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烴是所有化工產品的最基礎原料,乙烯、鋼鐵和糧食被并稱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三大重要指標。同時,乙烯有很強的下游拉動效應,其超長的產業鏈滲透到紡織、服裝、汽車、電子、建材、塑料和化工等許多行業,可帶動塑料加工、石油樹脂、醫藥制劑等10余條下游產品鏈。 大慶石化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設工程于2009年9月破土動工。2012年6月30日,我國第一個國產化工藝包,第一套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設的60萬噸/年的大慶石化乙烯裝置順利中交,同年10月5日產出合格乙烯,創下乙烯裝置在北方高寒地區建設工期最短和開車一次成功的驕人業績,標志著承載幾代大慶石化人百萬噸乙烯的夢想成為現實。 大慶石化化工一廠副廠長魏弢告訴記者,大慶石化響應“油頭化尾”中大力發展化工產業的號召,不斷提升產品的種類和品質。 圖為大慶石化乙烯生產裝置(人民論壇網記者孫易恒攝) 大慶沃爾沃:高端車型出口世界 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是沃爾沃在中國唯一的制造基地。項目采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汽車制造與安全技術,生產豪華沃爾沃品牌乘用車以及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為年產30萬輛,主要生產沃爾沃90系列產品,沃爾沃汽車集團董事會將最新研發的由共享模塊、可擴展系統和部件組成的可擴展整車平臺架構-SPA平臺投放大慶建設,該平臺第一款產品為沃爾沃S90L車型,2016年7月SPA平臺建成后將實現年產15萬輛的生產能力,后續將會有更多的沃爾沃新車型投放在大慶工廠。 2016年12月15日,大慶制造沃爾沃全新S90長軸距版豪華轎車正式上市。這款車型是沃爾沃大慶工廠基于SPA平臺打造的首款豪華轎車,大慶工廠嚴格執行沃爾沃全球制造標準體系,全新S90長軸距版豪華轎車將面向包括美國、歐洲在內的全球市場同步銷售。“這是沃爾沃第一款在中國生產、出口全球的汽車。”公司副總呂樂揚告訴記者,言語中透露出對S90這款產品的信心。 圖為大慶沃爾沃公司生產線(人民論壇網記者孫易恒攝) 福瑞邦集團:在生物醫藥行業具有全球競爭力 福瑞邦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連鎖藥房、現代中西藥制藥企業和生物醫藥企業等十余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團。 福瑞邦集團引進了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以及在美國有幾十年生物醫藥研發與生產經驗的專家團隊,擁有多個研究中心,科研實力雄厚。現在,集團重點打造動物細胞復制、植物細胞復制、氨基酸重組和提取、脂微球包裹四大核心技術。目前已申請專利40余項,共獲得專利、國家新版 GMP證書、GSP證書、新藥證書等30余項,在研品種20余個。“東北很冷、大慶很冷,但氣溫冷不代表做不出先進的東西,我們取得的成績說明大慶的生物醫藥企業是能夠緊跟世界先進潮流的。”福瑞邦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張杰對公司的產品頗有信心。 陳杰向記者介紹公司新研發的藥品,預計藥品售價僅為同類進口藥品的1/7(央視網 李文學攝) 佳昌晶能:砷化鎵制品走出國門 砷化鎵是繼硅之后最成熟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具有高頻率、高電子遷移率、高輸出功率、低噪音、以及線性度好等優越特性,是微電子和光電子工業最重要的支撐材料之一。 大慶佳昌晶能信息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砷化鎵等產品,主要是2—4英寸砷化鎵拋光片,目前具備月產2英寸砷化鎵拋光片10萬片、4英寸砷化鎵拋光片6萬片的生產能力,產品覆蓋中國大陸、歐美日韓,國內市場份額第一,在歐美日韓臺灣等市場占有率穩步增長。 “未來佳昌晶能計劃在新三板申請上市,為下一步行業并購、整合資源、延伸產業鏈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佳昌晶能的負責人說。 此外,大慶還積極在云計算、汽車部件加工、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等行業布局,推動大慶的轉型發展和全面振興發展。過去,大慶曾以石油而聞名;未來,大慶將因創新而出彩。 |
相關閱讀:
- [ 12-29]黑龍江大慶5%立遺囑者是年輕人 被指折射心理危機
- [ 11-08]環保部痛批大慶應該有續集
- [ 11-05]大慶河臺江段河道似泥潭 擬建分水堰引新西河水沖污
- [ 11-04]中國重度空氣污染天氣持續 哈爾濱和大慶PM2.5爆表
- [ 11-02]毛大慶:共享經濟將會倒逼更多公共政策改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