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9日訊 過去被認為老立遺囑防患于未然年人才做的遺囑公證,如今在年輕人中開始流行。 12月25日,記者從公證處了解到,在近年來辦理的遺囑公證當中,4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5%。 據公證員分析,這些人多以婚姻雙方互相不信任、患疾病或是進行一定冒險活動的人群為主。 事件一 未婚男將錢給姐姐 今年34歲的肖先生,在大慶市一家企業工作,一直未婚。一年當中,他幾乎都在忙于開會、出差。有幾次,他在工作過程中險些出了車禍,這讓肖先生很后怕。 思前想后的肖先生,決定為自己辦理一份遺囑公證,以免哪天自己真的遭遇不測,財產落入他人手中。 原來,肖先生年幼時,母親就因病去世了,不久父親另娶他人,留下肖先生和姐姐相依為命。肖先生認為,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是與姐姐的含辛撫養,分不開的。 為報答姐姐的恩情,今年10月份,肖先生來到市公證處,辦理了一份遺囑公證,將自己賬戶內的存款以及兩套房子,在“不測”之時,一并留給姐姐。 事件二 疑妻不忠先立遺囑 今年39歲的趙先生,是一名生意人,經過多年的打拼,事業蒸蒸日上。可趙先生全身心經營自己的事業,引起了妻子的不滿,埋怨他不顧她和兒子,為這,兩口子沒少吵架。 兩年前,趙先生的公司漸漸步入了正軌。這時趙先生發現,回家后妻子很少給他臉色了,有時還會簡短問候幾句。趙先生開始懷疑,妻子可能不忠。 趙先生因長期應酬,身體每況愈下,工作也常感力不從心,有關“過勞死”的事件也添了他的擔憂,這種情況下,趙先生想到了要辦理一份遺囑公證,在孩子成年前,公司由誰接手,銀行存款妻兒父母各占多少,都作了詳細安排。 調查遺囑折射心理危機 據公證處公證員介紹,這些前來辦理遺囑公證的年輕人中,大多身體健康,進行遺囑公證,只為杜絕自己遭不測后,親屬為財產發生糾紛。 記者調查時了解到,目前進行遺囑公證的年輕人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職業關系需經常出差、遇突發事件幾率較高;一種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明確分割財產,以保障親人生活。還有一種是,有子女的再婚人群,希望將財產留給親生子女。 隨后,記者就遺囑公證的問題,采訪了部分市民。 一些市民表示,生老病死人人都需要經歷,立遺囑的人通過法律手段來避免日后的不必要糾紛,不談死色變,這是觀念上的更新,也是一種趨勢。 也有市民卻持不同意見:遺囑公證確實能起到防止遺產紛爭的作用。這個看似明智之舉實質折射出的卻是當下社會的,親情危機。“如果一家人很和睦,就不會出現這種事。”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遺囑年輕化”的背后,其實是年輕人的一種“心理危機”,折射出當前職業生態失衡。家庭生活的不穩定、工作壓力的加劇,讓年輕人的心理受到困擾。在這種情形下,就需要社會來給這些年輕人疏通、關懷,而不是去立什么“遺囑”了。 專家過去被認為老立遺囑防患于未然 針對此種現象,大慶石油學院經濟系的教授王成說,辦理遺囑公證出現年輕化現象,從側面可折射社會進步的一面。 人們擁有的財產日漸增多,富裕階層也出現了低齡化的跡象。 這個群體,自然會更珍視自己的財產分配,盡量避免自己死后,因遺產而引發的家庭糾紛。但是,年輕人立遺囑并不是人人都舉手贊好。 慶大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律師李賢偉認為,從法制角度來看,很明顯地表明了年輕人法律觀念增強,反映了公民對私有財產缺乏安全感、自我保護意識提升。 但如果引伸到社會意義,則是反映出當今社會競爭白熱化、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影響生活環境、生存環境的因素增多的一面。(鄒影大慶網) |
相關閱讀:
- [ 12-23]黑龍江出臺房地產去庫存意見 用3年消化現有樓市庫存
- [ 12-22]黑龍江森工林區經濟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 [ 12-22]黑龍江森工林區經濟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 [ 12-17]黑龍江甘南回應記者采訪營養餐被打事件:嚴肅處理
- [ 12-17]黑龍江明年將依法禁止種植轉基因糧食作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