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電影產量944部、總票房457.12億元、觀影人次13.72億、銀幕總數41179塊 中國電影迎來理性發展轉折點 光明日報北京1月2日電(記者 李蕾)2016年中國電影成績單新鮮出爐。據統計,在電影生產方面,2016年我國共生產電影故事片772部、動畫電影49部、科教電影67部、紀錄電影32部、特種電影24部,總計944部。其中,故事影片數量和影片總數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2.54%和6.31%。在票房方面,2016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57.12億元,同比增長3.73%。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266.63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8.33%。全年票房過億影片84部,其中國產電影43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38.25億元,同比增長38.09%。在影院建設和觀影數據方面,2016年全國新增影院1612家,新增銀幕9552塊。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3.72億,同比增長8.89%。目前中國銀幕總數已達41179塊,成為世界上電影銀幕最多的國家。 業界普遍認為,2016年對于中國電影來說是大起大落又意味深長的一年。近幾年,中國電影一直處于高歌猛進的狀態。尤其是2016年春節檔,在《美人魚》等影片的拉動下,票房同比增長67%,堪稱“史上最強春節檔”。然而,從2016年5月開始,市場迅速降溫,隨后的暑期檔、中秋檔、國慶檔票房成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專家把這種現象比作產業急速狂奔之后一次用來反思和調整的中場休息。在經歷了過山車般的高開低走之后,面對諸如IP崇拜、票房造假之類的產業亂象,以及“拐點論”“寒冬說”這樣的悲觀論調,中國電影人必須保持清醒認識。應該看到,這一年在市場“退燒”的同時,諸如電影產業促進法通過、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成立、“中國電影普天同映”發行平臺搭建等將對中國電影可持續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利好消息頻頻傳出。不僅如此,中國電影觀眾欣賞水平正不斷提高,電影投資結構和創作思維也在發生悄然改變,互聯網對電影業影響越來越深入……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電影迎來了走向理性發展的轉折點。 《光明日報》( 2017年01月03日 09版) |
相關閱讀:
- [ 12-30]2016年中國影市遭遇挫折 2017中國電影將繼續冷靜
- [ 12-28]史蒂芬·哈梅爾:中國電影界有更多的夢想家
- [ 12-27]票房緩增缺乏爆款 2016中國電影市場回歸品質
- [ 12-24]中國電影將邁入新“黃金十年”
- [ 12-23]首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院獎”系列活動落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