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夏賓)“當今世界遲遲走不出經濟危機,最核心的問題就在財稅問題上。”31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研究員、中國與世界經濟治理研究項目負責人高連奎在京表示,如果沒有財稅改革,僅僅靠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或是期待其他產業熱點的出現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當天,草根網上線十周年暨《草野集:中國經濟再出發》新書發布會舉行。高連奎參加發布會并發表演講。 “一個國家的財稅水平必須與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宜。”高連奎告訴記者,純農業國家的財政稅收占國家GDP的10%左右是合適的,工業化初期的國家應為20%左右,全面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應為30%左右,當一個國家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比例應在40%左右,“中國目前應該是這個水平。” 他認為,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稅收必然會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以適應財政支出的加大。 因為社會發展水平越高,社會分工越細致,人民對政府服務需求就會越多,人民也需要享受更高水平的社會福利、更高等的學校教育和更好的醫療水平等。 “本輪世界經濟危機的核心是債務危機,其根源就在于20世紀美國里根開啟的減稅風潮。”高連奎強調,如果再繼續減稅、增加赤字,那將面臨巨大的利息支出,最終每年的新增財政收入只能用于償還利息,政府會走入“以債還債”的惡性循環。 由此,高連奎建議,中國應實行“結構性調稅、增稅”。一是增加享受型、奢侈型產品的稅收,降低生存必需品稅收;二是增加成熟工業品稅收,適當降低高科技產品稅收;三是增加機器密集型產品稅收,降低勞動密集型產品稅收;四是增加專項服務收費,降低企業增值稅和所得稅等公共稅收。 |
相關閱讀:
- [ 08-12]財稅改革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 [ 03-21]財稅改革助力經濟穩增長 營改增發力“最后一公里”
- [ 02-16]福州:2016年深化財稅改革 持續加大民生投入
- [ 01-30]供給側改革政策加碼:財稅改革成重中之重
- [ 01-25]財稅改革3大任務進展不均衡 劃分央地權責相對滯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