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改革3大任務進展不均衡 劃分央地權責相對滯后
2016-01-25 06:59:45??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體制改革備受社會關注。當前,哪些改革已經取得成效,哪些尚未落地、亟待推進?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 深化財稅改革三大任務中,有兩項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財稅體制安排在國家治理的總棋局中,它是一個最具‘牛鼻子’效果的要素,體現并承載著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等方面的基本關系?!备吲嘤卤硎?。 2014年6月,中央政治局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為目標,提出了三大改革任務: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方案出臺一年多來,不少改革舉措開始落地,效果正在逐步顯現。特別是以新預算法正式實施為標志,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以營改增全面推進為主線索,稅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涉及預算和稅制領域的改革內容,既有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也包括實施路徑和具體舉措。有些內容,甚至細化到了預決算的編制方法,以及稅種構成要素等層面?!备吲嘤抡J為,正是改革總體方案“細”與“實”,在實際推進中“落地率”就比較好。 比如,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進中期財政規劃管理,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等,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花錢不到位和“亂舉債”的問題。稅制改革有序推進,營改增逐步擴大到全國范圍的交通運輸業、電信業、郵政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推行以來,2015年全國征收煤炭資源稅333億元,同比增加185億元,增長125%,減少涉煤收費基金366億元,總體減負181億元。 營改增消除了重復征稅,為服務業發展帶來勃勃生機。數據顯示, 2015年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持續向好,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增長23.8%,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21.2%,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稅收增長19%。GDP中第三產業比重已經占到50.5%,比第二產業高了10個百分點;稅收占比達54.8%,比第二產業高9.7個百分點。服務業快速崛起,撐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今年將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這意味著全年減稅力度將達到幾千億元,對企業來說是真金白銀的支持。”高培勇認為,為了彌補降稅帶來的財政減收,中央決定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以保障政府應該承擔的支出責任,彰顯了政府推進改革的決心與擔當。 央地財政關系調整,亟待精確發力和精準落地 “當前,深化財稅改革最亟待精確發力和精準落地的,當屬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調整?!备吲嘤轮赋?,迄今的財稅體制改革進程尚不夠均衡,有別于預算改革、稅制改革在改革實施層面取得的實際進展,作為深化財稅改革的三大任務之一,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相對滯后。 高培勇認為,央地財政關系的調整之所以相對滯后,同改革內容設計不夠詳實具體相關。就央地財政關系調整的兩個主要線索而言,無論是“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還是“合理劃分各級政府間事權與支出責任”,其內容都是比較籠統的,基本停留在總體規劃層面。至于具體該如何去做,則沒有進一步提及。 比如,究竟哪些稅種劃為中央稅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哪些稅種劃為地方稅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哪些公共服務項目屬于區域性質、該明確為地方事權?哪些公共服務項目屬于跨區域性質、該明確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顯而易見,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這些問題都是躲不開、繞不過的,必須要搞清楚。 “還應當看到,本輪財稅體制改革的三方面內容不是簡單的并列關系,而是有機聯系、相互貫通的統一體。如果一個方面的改革相對滯后,不能與其他兩個方面步調一致、形成合力,則會影響改革的總體效應?!备吲嘤卤硎?。 事實上,央地財政關系調整的相對滯后,已經對財稅改革的整體推進產生了“瓶頸”效應。作為稅制改革中的一條主線索,營改增直接牽涉到地方主體財源結構的重大變化。這種變化和調整非權宜之計,應建立在體制性安排的基礎上。還有,作為預算改革的一個基本目標,政府性基金預算等非一般公共預算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這種變化,當然要牽動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尤其是中央和地方財政之間關系格局的調整。這種調整屬于重大利益分配,也要建立在體制性安排的基礎上。倘若央地財政關系調整相對滯后得不到及時扭轉,本應發揮的“牛鼻子”效應有可能變為“拖后腿”效應。 |
相關閱讀:
- [ 01-10]財稅體制改革助力新常態下改革紅利的釋放
- [ 01-04]2016財稅金融齊攻堅
- [ 12-22]我縣召開財稅收入調研座談會
- [ 12-10][書記縣長在忙啥]武平縣委書記、縣長調研財稅金融工作
- [ 12-09]我縣召開“工業發展和財稅收入”專題調研座談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