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在網上預約掛號,屢遭“擁堵”現象。一些知名大醫院專家號剛一放出,就被預約完畢,預約掛號變成了網上排隊。 今年以來,“非急診全面預約”制度在很多城市推行,預約看病逐漸成為一種新習慣。預約看病科學合理,患者到點再去,無需排隊。醫生安排好出診時間,從容有序,更能專心地看病。但是,為何預約掛號仍擺脫不了掛號難? 一方面,供需關系依然緊張。預約掛號之后,醫生還是那些人,一天只能看那么多號,號源總量不變。比如某科室一天只能看100個號,然而每天有1000名病人想掛上號,掛號自然還是難。統計顯示,2015年醫療機構診療人次超過77億,依然在增長,其中公立醫院診療人次達到27.1億,也依然在增長。與此同時,執業醫師的數量并沒增加多少,只比2014年多了14萬人。由于看病人次不斷增加,日均門急診量超過1萬人次的“超級醫院”越來越多。“超級醫院”以其全方位優勢“虹吸”基層醫生和病人,即使預約看病,醫生仍然時間緊張,安排不過來。 另一方面,預約掛號缺少服務。雖然醫療供需緊張局面難以很快改變,但醫院可以通過改善服務,最大限度緩解號源緊張。首先是信息溝通服務,除了掛號須知、醫生出診信息,還應公布溝通渠道等,方便患者查詢。其次是分診導診服務,很多時候患者只知癥狀,不清楚要掛什么科室,醫院在掛號時最好能通過在線交流工具分診,讓有需要的患者得到最適合的診療服務。再者是分流患者服務,對于那些定期去大醫院開藥的慢病患者,如果大醫院能和社區醫療機構合作、建立隨訪中心等,就完全可以把此類患者留在社區。有專家研究發現,去大醫院看病的人群中,有一半都是看小病。專家坐診一天,也許難碰到一例真正的疑難雜癥,這對于珍貴的專家資源來說,是巨大的浪費。 醫院是醫療服務機構,患者滿意度是醫院生存之本。很多大醫院認為,看病都忙不過來,哪還顧得上患者體驗這些“細枝末節”?說到底,是缺乏真正為患者服務的意識。人們看病喜歡找技術水平高的醫生,并不代表患者不需要良好的就醫體驗。患者在掛號時得到在線交流分診,既能節約醫療資源,又能改善就醫體驗,減少“掛錯科”等尋醫成本,一舉多得。 如今,改善醫院服務已不差技術,差的是理念。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技術已在醫療界推廣應用,比如微信、APP等互聯網平臺,都可以實現上述服務功能,還能拓展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功能,實現掛號后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務。在預約掛號平臺上“加掛”這些功能,并不復雜,卻足以體現醫院為患者服務的心思。 預約掛號是醫療服務質量的一個縮影。但愿更多大醫院以患者為中心,從細節入手,讓預約掛號真正約得上、有效率,而不是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排隊。 |
相關閱讀:
- [ 10-27]北京二級以上醫院五年內全部實現預約掛號
- [ 09-12]媒體談醫改:預約掛號“隱形的長隊”怎么疏解
- [ 07-12]邵武市立醫院門診全預約掛號系統將在門診全面運行
- [ 05-09]北京婦產醫院6月底前將展開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
- [ 02-27]“北京預約掛號網”等百余違規網站被關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