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10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今年1月之后再度出現大幅快速下跌,但江蘇某城商行外匯交易員張磊(化名)最近的心情卻頗為不錯。由于張磊所在的外匯衍生品交易部門在9月末和10月國慶長假剛剛結束時,大幅調高了美元、澳元等外幣資產頭寸,10月份的這輪人民幣貶值,反而讓他所在的部門在該行金融市場部大出風頭。與此同時,雖然國慶長假前后的多城樓市限購與人民幣貶值,也一度大幅打壓了國內股市、債市、期市的做多情緒,但近期國內主要金融市場的運行卻依然表明,人民幣匯率看似異常卻非常“正常”的走軟,并不足以撼動經濟基本面的回暖與金融市場的階段性走強。 貶值落入預期 在6月末至9月末持續圍繞94點至97點震蕩三個月左右時間之后,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匯率變化的美元指數,進入10月之后出現快速拉漲,并帶動歐元、英鎊、日元等全球多數主要非美貨幣匯率大幅走軟。而在主要非美貨幣面對強勢美元紛紛退避三舍的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即期匯價自銀行間外匯市場10月首個交易日(10月10日)開始,也出現了自今年1月之后的最快一輪走貶。 出于對美聯儲四季度預計將大概率進行加息,以及美元指數可能即將重啟升勢的預判,張磊所在的外匯衍生品交易部門,就利用“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在國慶長假之前逐步將資產池,大量向美元、澳元等幣種進行配置,以回避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可能跟隨其他非美貨幣進一步大幅走軟的風險。 而對于近兩年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投中,時常若隱若現的“大行對人民幣匯率出手干預”,該交易員則進一步表示,一個多月前的9月9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曾指出,“隨著美元逐步走強,中國應該適度調控允許人民幣逐步貶值”,這實際上已經為人民幣匯率未來在美元強勢上漲時期的運行,傳遞出了重要的市場信號。 與此同時,對于10月以來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大幅走軟,此前市場各方也已經有較強預期。 興業證券 、國泰君安 、 海通證券、交銀國際等多家一線券商或海外中資投行,就曾在9月份發布過多份預測四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顯著走軟的研報。整體而言,無論是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層面,還是在機構分析層面,10月以來的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走貶,也可以視為預期內貶值的兌現。 “利空預期”不等于實質性下跌 10月以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不僅在于人民幣對美元的大幅走貶,還同樣在于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的所謂“該跌不跌”。在10月大多數時間內,A股市場并沒有因為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而重演今年1月的重度下挫,甚至10月至今滬深股市整體還是以震蕩上漲為主。同時,債市、期市,也沒有由于資本外流、銀行間資金面階段性收緊,或者是人民幣可能繼續顯著貶值的擔憂,而出現走弱。對此,有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所謂對于人民幣可能繼續走貶的“利空預期”,也并不意味著相關金融市場也必須以下跌作反應。 統計數據顯示,盡管10月以來的人民幣最新一輪走貶幅度看似巨大,但相比于其他非美貨幣,本輪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并不能稱之為過度異常。截至上周五(10月28日)國際匯市收盤,歐元、英鎊、日元等SDR貨幣籃子中的其他三大貨幣,10月以來對美元的貶值幅度分別達2.27%、6.10%和3.30%,而同期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則僅為1.66%。 與此同時,在10月份的本輪人民幣對美元走貶之后,目前市場各方雖然仍傾向于未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將漸進走軟,但中短期內的走軟幅度仍將較為有限。來自海外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市場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人民幣對美元一年期NDF匯價交投在6.95一線,年化對美元預期貶值幅度約為2.46%,這一水平較10月之前并沒有出現任何明顯擴大。(記者 王輝) |
相關閱讀:
- [ 10-29]美媒:報告顯示101個國家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
- [ 10-29]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破6.78 貶值壓力基本釋放殆盡
- [ 10-28]2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跌破6.78
- [ 10-27]壹佰金 人民幣接連刷新近6年新低,貶值盡頭在何方?
- [ 10-24]離岸人民幣跌破6.78關口 刷新逾六年低點
- [ 10-24]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跌132點 跌破6.76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