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電信詐騙是全球病 看看他們怎么破 韓國:“延遲提款制” 凍結30分鐘 韓國警方通過視頻、短信、傳單等多種方式,加大具有針對性的預防宣傳活動。韓國金融界為應對電信詐騙案頻發也進行了政策調整。去年9月,韓國銀行將“延遲提款制”的金額限度從300萬韓元降低到100萬韓元,即收到100萬韓元以上銀行轉賬后,若想將錢從自動提款機里取出來,需要等待30分鐘以上。 美國:建立“拒絕電話推銷名單”平臺 美國治理電信詐騙主要依靠兩部法律——1991年出臺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和2003年的《控制非自愿色情和推銷侵擾法》。兩部法律明確規定,不得向消費者發送與商業營銷、產品推廣、服務廣告有關的垃圾短信。用戶只能在兩種情況下接受此類手機短信:一是明確表示同意接收;二是這些短信用于緊急情況。后來又推出“拒絕電話推銷名單”免費登記平臺,任何向平臺登記用戶發送未經同意的商業營銷、產品推廣、服務廣告等垃圾短信的行為都屬于違法行為。 銀行方面也有責任幫助打擊犯罪。美國法律規定:當事人轉賬后可以對自己的轉賬行為提出異議,并有權要求立即凍結對方賬戶。銀行可在規定時期內幫助用戶追回因詐騙而損失的資金。 德國:銀行還有追討服務 德國2003年通過的《聯邦反垃圾郵件法案》規定,任何機構向用戶發送推銷商品和服務類手機短信,都要經過用戶的書面同意;在21時至次日8時發送廣告信息,須再次征得用戶同意。即使獲得同意,商家短信也要注明“廣告”字樣。同時,德國有嚴格的實名制登記制度,并且和個人信用掛鉤,太低的話無法在銀行、電信和網絡等機構開戶。許多德國銀行不僅有防范措施,還有“追討”服務。只要收款人在德國,而且事件發生時間在一個月內,銀行就能幫客戶把錢追回來。 臺灣:修正法律條文加重懲罰 近日臺灣行政管理機構通過其法務部門擬定的“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電信詐欺犯罪納入組織犯罪的范疇。近來臺灣人士涉及跨境電信詐欺犯罪的情形嚴重,而原先“刑法”中相關定刑為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科新臺幣100萬元以下罰金,未來可依據修訂后的條例加以嚴懲。分析指出,電信詐欺納入組織犯罪后,臺灣司法機關未來可對主謀,即發起、主持、操縱、指揮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科1億元以下罰金。對詐欺參與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科1000萬元新臺幣以下罰金;參與情節輕微者,可減輕或免除其刑。另外還增訂對招募他人加入犯罪組織者的刑罰等條文。 本版撰文 北京晨報記者 焦立坤 |
相關閱讀:
- [ 09-08]傳統銀行為何看上虛擬貨幣
- [ 09-07]里約殘奧會大幕即將拉開 圣火將通過虛擬方式點燃
- [ 09-03]反詐騙中心與虛擬運營商協作 勸阻27名被騙市民
- [ 09-02]里約殘奧會圣火開始在巴西傳遞 以虛擬方式點燃
- [ 08-30]《微微》現實虛擬無縫對接 打造青春偶像新視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