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住“任性的權力” 中共全方位扎緊制度的籠子
2016-08-14 08:13:31?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尹志燁作/光明圖片 【改革報告】 編者按 制度具有根本性、長期性、連續性、穩定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治本之策。”本報現推出專版,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進行梳理,敬請關注。 7月8日,《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施行。作為第一部規范黨的問責工作的基礎性法規,首次全面聚焦黨內問責,釋放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進一步扎緊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之籠。 從嚴治黨、制度治黨,是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推進偉大事業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高度重視從嚴治黨、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論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為開創治國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 系統集成,全方位扎緊制度的籠子 日前,因擅離職守、工作不力、推諉扯皮、作風不實、失職瀆職,湖南岳陽對防汛抗災關頭“掉鏈子”的76名干部進行了問責,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3人,立案調查26人,組織處理27人。 在最需要有人落實責任的關鍵時刻,問責可謂“撒手锏”。7月8日正式施行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給這一“撒手锏”提供了制度遵循,其中規定,“在處置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給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將被問責。 制定出臺問責條例,僅是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一個生動注腳。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面,就是加強制度建設,通過立規修規、完善黨內法規,把黨規黨紀的權威性、嚴肅性立起來。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近年來,圍繞管黨治黨存在的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失之于松等問題,黨中央大力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創新,把制度治黨、依規治黨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統籌謀劃和部署,全方位扎緊制度的籠子。 修訂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編制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第一個五年計劃、首次開展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公布黨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第一部黨內法規……黨內法規體系不斷完善。 201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從深化黨的組織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4個方面,提出了55項具體任務。截至2015年10月,已出臺38項改革舉措。 狠抓立行立改、內涵發展、重點突破、任務落實。近年來,《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部署的“兩個責任”“兩為主”“兩覆蓋”和健全黨風廉政建設法規制度體系等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3年多來,中央出臺或修訂黨內法規50多部,其中僅2015年就出臺或修訂了20部。黨內法規制度前后銜接、系統集成,織就了一張嚴密的制度之網,將“任性的權力”牢牢綁住。 “黨中央將制度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注重系統性、科學性,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敢于擔當的決心和魄力。”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 |
相關閱讀:
- [ 08-12]警惕“限期賣羊”背后的權力越位
- [ 08-11]自愿捐助定指標,愛心豈能權力化?
- [ 08-10]教育部明確督學權力:可入校開展問題調查
- [ 08-09]教育部明確督學權力:可入校開展問題調查
- [ 08-09]萬科“權力游戲”劇情跌宕 恒大增持萬科至5%觸發舉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