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住“任性的權力” 中共全方位扎緊制度的籠子
2016-08-14 08:13:31?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樹立制度建設“高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性質、宗旨都決定了紀嚴于法、紀在法前。要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大多數,使所有黨員干部嚴格執行黨規黨紀、模范遵守法律法規。”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充分表明我們黨制定黨內法規制度的高標準、高起點。 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施行。這兩部黨內法規,把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實踐成果固化為制度,轉化為道德和紀律要求,體現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實現了黨內法規建設與時俱進。 專家指出,廉潔自律準則倡導的是“應當為”,紀律處分條例針對的是“亂作為”,而不久前施行的問責條例則劍指“不作為”等問題。三部黨內法規,其指向都在于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使我們黨更加先進、優秀。 管黨治黨必須把紀律挺在法律的前面。中央紀委提出,要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是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是極極少數。 準確把握運用“四種形態”,讓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據統計,2015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談話函詢5.4萬件(次),對違反紀律的給予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調整20萬人,黨紀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8.2萬人。今年1至6月,中央紀委處置反映中管干部問題線索中,談話函詢507件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0.4%。 “‘四種形態’是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的具體化。”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是管黨治黨的理念創新,有利于進一步維護黨的肌體健康,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 發揮制度聚合效應,黨內法規“長上牙齒”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對違規違紀、破壞法規制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要堅決嚴肅查處,不以權勢大而破規,不以問題小而姑息,不以違者眾而放任,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防止‘破窗效應’。” “除害在于敢斷,得眾在于下人。” 3年多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萬余起,處理17萬余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萬余人,扭轉了“法不責眾”的心態,嚴肅了黨的紀律。 3年多來,有100多名省部級及以上領導干部接受組織調查,充分證明了中央反腐無禁區,表明了黨中央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 3年多來,海外追逃追贓力度進一步加大。2014年、2015年,分別追回外逃人員500多人、1023人;2016年1至6月,從4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381人,追回贓款12.4億元,充分證明海外不是法外,更不是“避罪天堂”。 制度治黨漸成常態,制度執行務實管用。黨風政風明顯改善,社風民風為之一振。 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峰說,全面從嚴治黨既有諸多的具體舉措,更有頂層設計的系列制度;既有可圈可點的治標之策,更有旨在治本并已逐漸形成的長效機制。從嚴治黨、依規治黨使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越來越規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得到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擁護和認同。這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年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要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以改革創新精神補齊制度短板,真正使黨的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這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專家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隨著一項項法規制度制定出臺、貫徹執行,必將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
相關閱讀:
- [ 08-12]警惕“限期賣羊”背后的權力越位
- [ 08-11]自愿捐助定指標,愛心豈能權力化?
- [ 08-10]教育部明確督學權力:可入校開展問題調查
- [ 08-09]教育部明確督學權力:可入校開展問題調查
- [ 08-09]萬科“權力游戲”劇情跌宕 恒大增持萬科至5%觸發舉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