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今年各類自然災害已致全國1074人死亡
2016-07-26 18:10:08??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李霖 林雯晶 |
分享到:
|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今日上午,民政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簡要通報二季度民政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及三季度相關工作安排;主要發布當前汛期災情和民政救災工作進展,并答記者問。 會上,國家減災辦副主任、救災司楊曉東介紹,今年以來,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和地質災害為主,臺風、地震、低溫冷凍、旱災、雪災和森林火災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截至今天上午9時,各類災害共造成全國1.37億人次受災,1074人死亡,270人失蹤,624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40萬間房屋倒塌,22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983億元。總的看,與近年同期相比,災情明顯偏重。 其中,6月以來災情發展尤為迅速,全國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01個市(州)2126個縣(市、區)和團場共計1億人次受災,837人死亡,242人失蹤,57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37萬間房屋倒塌,15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528億元。其中,河北、湖北、江蘇、福建、安徽、江西、貴州等省災情最為突出。6月以來,全國災情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華中華東華北地區受災嚴重。受強對流天氣和持續強降雨過程影響,6月上中旬贛湘黔地區、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安徽湖北湖南貴州、7月下旬河北河南等地相繼遭受重大洪澇災害,6月23日江蘇鹽城遭受龍卷風冰雹特大災害,這些自然災害給災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從時間上看,洪澇、風雹和地質災害突發連發,時段相對集中,發展極為迅猛,6月以來的全國災害損失占今年以來災害總損失的6至9成;從區域上看,受災最嚴重地區主要集中在華中、華東和華北,華中地區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和農作物絕收面積占全國總數的4成以上,華東地區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國總數的3成以上,華北地區死亡失蹤人口占全國總數近3成。 (二)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同比偏多。6月以來,災害來勢猛、強度大,洪澇、風雹、臺風和地質災害造成833人死亡、233人失蹤,占今年以來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口總數的8成以上,為2011年以來同期最高值,較同期均值增長近1倍。其中,洪澇和地質災害共造成822人死亡失蹤,溺水、地質災害掩埋、房屋及構筑物倒塌是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主要原因。 (三)受災人員轉移安置任務重。6月以來,洪澇、臺風、風雹和地質災害造成的房屋倒損數量占今年以來總損失量的7成以上,為2011年以來同期次高值(僅次于2013年),較同期均值增長近4成,其中,倒塌房屋數量為2011年以來同期最高值;受房屋大量倒損影響,6月以來緊急轉移安置人口急劇增加,占今年以來全國總量的9成以上,也是2011年以來同期最高值,較歷史同期均值增長7成以上,災害救助和臨時安置任務十分繁重。 (四)城市內澇嚴重影響市民生活。6月以來,湖北、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出現極端強降雨過程,武漢、南京、合肥等城市相繼發生嚴重內澇,對市民正常出行和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其中,6月1日至7月6日,武漢降水量達932.6毫米,比1998年6月至8月的總降水量還多出64.6毫米,強降雨導致長江、漢江水位快速上升,武漢城市內澇嚴重,地鐵、公交等日常交通受到嚴重影響,部分始發和途經的列車停運或晚點。 (五)風雹災害比較突出,臺風登陸較晚、致災重。6月以來,全國發生多次大范圍強對流天氣過程,發生頻次偏高,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偏多,風雹災情明顯偏重,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和直接經濟損失均為2011年以來最高值,其中,江蘇、山西、新疆和兵團災情最為突出。此外,“尼伯特”臺風于7月3日生成,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生成時間第二晚的臺風,對東南沿海尤其是福建省造成嚴重影響。 |
相關閱讀:
- [ 07-26]民政部回應河北局地災害損失慘重:有主客觀原因
- [ 07-26]民政部回應如何確保救災資金足額發到災區民眾手中
- [ 07-26]民政部:上半年通過采集DNA幫助1570人成功尋親
- [ 07-26]民政部:特別重大災害將派員現場核查 確保信息準確
- [ 07-24]民政部:華北東北黃淮洪澇災害致284人死亡失蹤
- [ 07-22]民政部部署當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和安全生產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