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上半年通過采集DNA幫助1570人成功尋親
2016-07-26 11:47:06??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邢曉宇 邢曉宇 |
分享到:
|
中新網7月26日電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李保俊今日表示,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報請公安機關采集DNA血樣5789人次,幫助1570名受助人員成功尋親并及時返回家庭。 26日,民政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簡要通報二季度民政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及三季度相關工作安排;主要發布當前汛期災情和民政救災工作進展,并答記者問。 對于深化救助管理,加大尋親服務力度的工作。李保俊指出,為幫助滯站受助人員及時返家,搭建尋親家庭與流浪乞討人員之間有效的尋親平臺,民政部2016年1月1日啟用了全國救助尋親網。 截至目前,各地救助管理機構在全國救助尋親網上共發布2萬3千多條受助人員尋親公告。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報請公安機關采集DNA血樣5789人次,幫助1570名受助人員成功尋親并及時返回家庭。其中,通過全國救助尋親網尋親成功的有456例,通過DNA比對尋親成功的有253例,通過其他尋親公告發布渠道尋親成功的有203例,通過問詢溝通獲取線索及其他方式尋親成功的有658例。 李保俊表示,民政部還與“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央視《等著我》公益尋人欄目等開展了多種尋親合作,調動數萬名志愿者協助各地查詢甄別受助人員身份信息。2016年7月4日,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與今日頭條簽署開展“互聯網救助尋親”工作合作協議,通過推廣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救助尋親服務。截至7月25日,全國救助管理機構共通過今日頭條幫助81名受助人員成功尋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保俊稱,在尋親成功案例中,找到受助人員親屬最快的僅用時6分鐘,受助人員與家人離散時間最長的達21年。救助管理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已基本覆蓋全國所有救助管理機構,在進一步規范工作操作流程、細化服務標準、加強機構內管理的同時,支持提供轄區救助數據監測、統計、分析功能。 最后,李保俊指出,下一步,民政部將依托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指導各地進一步規范尋親服務流程,探索運用人臉識別等多種技術手段開展尋親服務,進一步提高尋親效率和救助服務水平。同時,對外出流浪乞討人員數量較多、且未有效控制的地區進行通報,督促流出地落實社會保障政策,強化源頭預防、綜合施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