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31日電 (張林虎)當5歲半的娜娜(化名)喊出一句“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時,47歲的馮良(化名)眼里噙滿淚水,臉上洋溢著不知所措的幸福。 31日,在呼和浩特回民區天愛兒童康復中心,娜娜在陳桂紅老師的指導下,正在進行認知練習。“香……蕉……”在正常孩子眼里極其簡單的一個詞語,在娜娜眼里成了難以逾越的坎。“她還沒有來得及飛翔就成了折翼的天使,所有對孩子未來的規劃瞬間都破碎了。”在隔壁的小屋里,馮良一個人呆呆地坐著。 馮良告訴記者,娜娜是抱養的。“我有一個兒子,還想要一個女兒。”然而,讓馮良沒想到的是,娜娜各方面發育比正常的孩子慢,后診斷為發育遲緩。為此,妻子與他離了婚,帶著兒子走了,留下了父女倆。 醫院跑了不少,但效果并不明顯,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高昂的康復費用。“四年時間里,至少花了20萬元。”在馮良看來,盡管娜娜不是自己親生骨肉,但絕對不會輕言放棄。 偶然機會,馮良得知天愛兒童康復中心分階段免費給貧困兒童做康復治療。抱著試試的態度,他帶著娜娜來到了中心。“以前兩步一個樓梯,現在一步一個,而且跟著我能走5公里……”談及女兒40天康復訓練以來的“成果”,馮良眼里滿是欣慰。 在天愛兒童康復中心,像娜娜這樣的孩子還有不少,發育遲緩、自閉、唐氏綜合癥……他們大多數家庭都不富裕,家人都在為孩子的治療費打拼,為讓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樣說話、走路、上學而努力著。 為了讓這些孩子擁有陽光燦爛的童年,天愛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崔朝霞通過媒體發出征集令,自6月1日起,將面向呼和浩特地區尋找家庭經濟困難的“星星的孩子”,免費為他們提供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的不同階段的康復訓練,并為廣大自閉癥患兒的父母開辦“自閉癥家長指導公益講座”,每月兩期。 “希望更多的愛心企業和個人用他們的愛心和智慧,去理解、接納、關心這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生命。雖然內心深處的世界不一樣,但他們有權利享受同樣的愛。”崔朝霞如是說。 崔朝霞告訴記者,殘障兒童總是“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以他們特有的方式面對著外界。“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獨自閃爍。然而,現實卻少了這樣的浪漫,更多的是無奈與殘酷。”崔朝霞說。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殘聯理事長馬潤琴表示,殘聯將盡最大能力為殘障兒童提供救助,希望更多的人關注殘障兒童這個特殊群體。“我希望大家能夠為孩子們創造機會,幫助他們,包容他們,引導他們走出社會并為社會做貢獻。”馬潤琴說。(完) |
相關閱讀:
- [ 05-31]搖擺機傷手事件多發 小型兒童游樂設施誰來監管?
- [ 05-31]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建院60周年慶祝大會在京舉行
- [ 05-31]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寄語兒童:今朝祖國花朵 明日創新之星
- [ 05-31]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六一”探訪白血病患兒
- [ 05-31]中國兒童政策進步指數發布:浙江、北京三年蟬聯前二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