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產品價格,首先需要關注的不是漲跌本身,而是弄清楚屬于正常漲跌還是非正常漲跌。要改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救火式”方法,一方面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制度和農業補貼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民以市場化組織結構來應對市場供求變化 這幾天,正是大蒜收獲上市時節,“蒜你狠”消息再度傳出。與“蒜你狠”類似,這些年“姜你軍”“向錢蔥”“豬堅挺”等幾乎沒有停歇,每一波農產品價格大幅漲跌的消息都會引發輿論關注。那么,對蔥蒜蔬菜等生鮮農產品較為頻繁的價格漲跌,到底該怎么看、怎么辦? 其實,任何農產品價格都處于漲跌之中,沒有漲跌的農產品市場不存在,這一點全球市場都一樣。所以,對農產品價格,首先需要關注的不是漲跌本身,而是弄清楚屬于正常漲跌還是非正常漲跌。 對農產品價格,正常漲跌主要包括幾種情形:由于供求關系變化引起漲跌。比如上一年綠豆價格低,今年大家就不種或少種,致使綠豆供應減少引起價格上漲。由于成本變化引起漲跌。比如化肥、水價、運費上漲,或者人工成本上漲,農產品價格跟著上漲。由于氣候異常或者各種災害引起漲跌。農產品生產周期長,容易受到各種極端天氣和病蟲等災害影響,出現減產甚至絕產會引發價格上漲。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市場價格變化也會引起國內農產品價格變化,這是全球化貿易與競爭的正常表現。 此外,還有幾種情形屬于正常漲跌:由于局地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即發性或短暫性價格漲跌。我國土地遼闊、種植分散,局部地區某種產品供求信息不對稱或者流通不順暢引起暫時性漲跌,比如某個村莊蘿卜賣不出去爛在地里等。由于新菜上市季引起的短期漲跌。農產品具有自然屬性,每年新菜上市的頭一段時間,價格相對會上漲,過后又相對下落。由于資本進入帶來一定程度的合理漲跌。現在,各種資本進入農產品市場的比重逐漸增多,改變了原有的流通、貯存、加工、銷售、品牌格局,勢必帶來價格變化,只要在合理區間,就是正當市場行為。 |
相關閱讀:
- [ 05-13]農產品、黑色系商品齊跌 三大油脂集體跌停
- [ 05-12]交易所出手抑制過度投機 農產品期貨要步黑色系后塵?
- [ 05-11]農產品期貨全線爆發 豆粕封死漲停板
- [ 04-25]福州市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或年內建成
- [ 04-25]臺灣元素扮靚第十七屆中國(壽光)菜博會
- [ 04-25]榕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或年內建成 投資1.2億元
- [ 04-19]斬斷菜價瘋漲的幕后推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