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點評 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領導干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商謀利、大發不義之財。 人人都有親情,但決不能逾越黨紀國法。過分溺愛子女、縱容家屬,必將禍起蕭墻。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做到個人感情與黨紀國法分清,公權力運用與個人和家庭利益分清、職務行為與私人行為分清,不為親情所困,不用親情代替原則,更不能為了親情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必須對配偶、子女嚴格要求、嚴加管教。既要嚴于律己,又要從嚴治家;既要把好廉潔自律的“前門”,又要守好家庭防線的“后門”。如果領導干部不能慎用手中的權力,對家里人的胡來不加約束糾正,甚至打氣撐腰,到頭來的結果只有一個:人前“同氣連枝”、獄中“同病相憐”。 其實,不少落馬官員貪腐的初衷,是為了讓家人生活得更好。但當方向錯誤時,走得越快,反而離目標越遠。一些官員不僅自己落馬,妻子兒女也同樣因觸犯法律而受罰。權力成就一個人,也足以毀掉一家人,官場“家庭式腐敗”現象,為做官者敲響警鐘,為官員家屬敲響警鐘。(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王小寧 整理) |
相關閱讀:
- [ 05-20]對扶貧領域腐敗必須零容忍
- [ 05-20]美國審查公務員“朋友圈”值得借鑒
- [ 05-18]福建省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探析:精準扶貧需精準監督發力
- [ 05-17]王滬寧舊日記中的“新觀點”
- [ 05-16]反腐敗對經濟發展有利無害
- [ 05-12]“反腐阻礙經濟發展”是悖論
- [ 05-12]“掏鳥案”背后有沒有司法腐敗
- [ 05-11]卡梅倫私下批阿富汗和尼日利亞“腐敗”被曝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