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供給側不能少了這三個字
2016-05-13 11:47:04??來源:黨建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暉 |
分享到:
|
為什么必須推進供給側改革?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推進供給側改革。 1.從國際經濟大背景看 從國際上看,當前世界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國際金融危機打破了歐美發達經濟體借貸消費,東亞地區提供高儲蓄、廉價勞動力和產品,俄羅斯、中東、拉美等提供能源資源的全球經濟大循環,國際市場有效需求急劇萎縮,經濟增長遠低于潛在產出水平。主要國家人口老齡化水平不斷提高,勞動人口增長率持續下降,社會成本和生產成本上升較快,傳統產業和增長動力不斷衰減,新興產業體量和增長動能尚未積聚。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從供給側發力,找準在世界供給市場上的定位。 2.從國內經濟面臨的局勢看 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面臨“四降一升”,即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這些問題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供給結構錯配問題嚴重。需求管理邊際效益不斷遞減,單純依靠刺激內需難以解決產能過剩等結構性矛盾。因此,必須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如何入手進行供給側改革?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從生產端入手,重點是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簡言之,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推進供給側改革,必須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據《人民日報》2016年5月10日第2版) |
相關閱讀:
- [ 05-12]習近平向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致賀信
- [ 05-12]習近平向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致賀信
- [ 05-12]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對基本國情的學習特約
- [ 05-12]習近平: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 [ 05-12]習近平為領導干部傳“內功”
- [ 05-11]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單行本出版發行
- [ 05-11]習近平舉行儀式歡迎摩洛哥國王訪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