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哥宋干節開幕活動上,柬埔寨青少年喜迎各國游客。 本報記者 張志文攝 4月的中南半島,酷熱如火,而柬埔寨人民的新年也過得紅紅火火。13日是一年一度的柬歷新年到來的日子,第四屆吳哥宋干節也在世界文化遺產吳哥古跡拉開帷幕。柬埔寨旅游部部長唐坤在吳哥宋干節期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加快步伐,柬埔寨旅游業已經從中受益,歡迎更多的中國游客來柬埔寨旅游。 文物修復和基建為柬埔寨旅游業創造機遇 吳哥古跡位于距柬首都金邊西北300多公里的暹粒市,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因其獨特的建筑和宗教文化遺存于199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呈現,讓吳哥宋干節吸引了眾多游客。據介紹,預計今年將有超過100萬名游客參與吳哥宋干節活動。吳哥宋干節組委會發言人宋拉塔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為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充分體驗柬歷新年,組委會特意安排了3444名青年志愿者參與組織工作。 吳哥古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讓這座始建于12世紀的高棉藝術寶庫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由于風雨侵蝕和年久失修,吳哥古跡重現人間時已經破敗不堪。為了保護這一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多國與柬埔寨合作,開展了一系列遺產修復工程。 在吳哥宋干節上,記者看到有一個專門的展廳介紹各國合力保護吳哥古跡的情況,而其中中國吳哥保護工作隊歷經近10年修復周薩神廟的事跡赫然在列。1997年,中國工作隊開始對吳哥古跡進行考察并選定修復周薩神廟,這是中國第一次參與重大文物保護國際行動。2000年3月,修復工作開始。經過長達6年的努力,中國工作隊將建筑物散落的大小部件一一歸位,最大限度地恢復了古建筑的原貌。 除了參與遺跡修復,中國衛星也在守護著古老的遺產。2013年,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與柬埔寨吳哥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局簽署備忘錄,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吳哥古跡及其周圍環境。中國不僅幫助當地安裝了虛擬衛星地面接收站,還開展了人員培訓,幫助柬埔寨政府及時掌握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信息,共同守護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幫助柬埔寨修復吳哥古跡,是柬中在文化遺產保護開發領域的具體合作事例,生動體現出中國與柬埔寨兄弟般的友誼。”唐坤對本報記者表示,除了參與文化遺產修復,中國還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了柬埔寨很大幫助。 2013年,由中國提供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支持的柬埔寨6號公路擴建項目正式開工,這條公路連接首都金邊與暹粒,是柬埔寨最重要、最繁忙的交通干線之一。“中國幫助柬埔寨修建的6號公路,大大縮短了金邊到暹粒的時間,過去要走近8個小時的路,現在只需要5個小時,這為包括吳哥古跡在內的柬埔寨旅游業發展創造了重要機遇。”柬埔寨旅游部市場推廣司顧問深江富士男對本報記者表示。 近年來,中柬互聯互通與交流合作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順利展開。截至2015年5月,中國企業為柬埔寨新建、改造公路20條,總長2669公里,占該國國道總里程的35%以上。此外,中國還幫助柬埔寨新建特大型橋梁7座。這些路橋幫助柬埔寨實現互聯互通,有助于當地旅游業繁榮和經濟社會發展。 期待與中國投資者一起做大旅游市場蛋糕 據介紹,2015年上半年,中國就已經成為吳哥古跡第一大旅游客源國。步行于吳哥宋干節現場,隨時可以看到中國游客。廣東的王女士一家跟團來柬埔寨旅行,在吳哥寺前,她對記者說,柬埔寨給她留下的印象很深。當她把旅行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后,很多好友點贊,并表示這些照片改變了他們對柬埔寨的印象。 “中國是一個大市場,去年有約70萬中國游客赴柬旅行,我們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00萬。”唐坤說,積極開拓海外旅游市場是柬埔寨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到訪柬埔寨的外國游客中,77%來自亞太地區,其中中國游客規模尤為龐大。 旅游業是柬埔寨第二大支柱產業。唐坤對記者表示,去年柬埔寨旅游業提供直接就業崗位60萬個,旅游業直接收入達300億美元。“這是一組非常可觀的數字,”他說,“柬埔寨是一個文化與自然資源相得益彰的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柬埔寨政府正在努力實施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讓更多民眾享受到旅游發展的成果,通過旅游帶動脫貧致富。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大規模中國游客,柬埔寨正加緊建設相關基礎設施。記者看到,擴建完成后的暹粒機場整潔有序,指示牌上中文提示十分顯著;暹粒的酒店中,也有許多中文標示。柬埔寨非常重視中文培訓。來自上海的楊小姐將東南亞旅行的首站選在了暹粒。她對記者說,暹粒當地的很多旅游從業者會講中文,這為她的旅行提供了很大便利。 唐坤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中國投資者關注柬埔寨旅游業,共同做大柬埔寨旅游市場的蛋糕。他還向記者透露,柬埔寨正在考慮為中國游客提供簽證便利,以鼓勵更多中國游客來柬埔寨旅游。 (本報柬埔寨暹粒4月15日電) |
相關閱讀:
- [ 04-15]亞歐亟待構筑“一帶一路”投融資新框架
- [ 04-15]海峽旅博會5月5日在廈開幕 設置“一帶一路展區”
- [ 04-15]【治國理政新實踐·黑龍江篇】“草原之路”對接“一帶一路” 對蒙合作發出“龍江聲音”
- [ 04-14]“一帶一路”戰略助推漳州出口泰國食品農產品再創新高
- [ 04-14]訪北外黨委書記韓震:發揮高校優勢 助力“一帶一路”
- [ 04-14]旅博會5月5日至7日在廈舉辦 首設“一帶一路”展區
- [ 04-12]中國與國際組織簽署首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