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營改增倒計時 傳說中“搶房潮”會來嗎?
2016-04-15 07:11:01??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今年5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實施營改增,把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范圍。營改增怎樣實現政府承諾的“稅負只減不增”?老百姓能從改革中收獲什么樣的實惠?記者近期對一線稅務部門和專業咨詢機構進行了深入采訪。 不動產抵扣 是否會導致企業加入“搶房大軍” 盡管房地產業營改增后適用稅率提高至11%,但由于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可在兩年內抵扣,被視為全面營改增減稅力度最大的部分。但是,有傳言稱“不動產納入抵扣將使企業加入搶房大軍”,從而使本已上漲的房價再度飆升,這樣的分析有道理嗎? “每個企業都會購買或租賃不動產作為經營辦公用房。試點有利于促進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對于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廣州市國稅局局長楊偉文說。 比如,一家企業新購入價值1億元的辦公樓,按5%的營業稅率,其中包含500萬元的營業稅。若按11%改征增值稅,由于增值稅為價外稅,則實際需要征收990萬元,同時這990萬元增值稅可以分兩年納入進項抵扣。因此相比原來的支出1億元,營改增后這家企業購買辦公樓稅負降低990萬元。 普華永道中國中區公司稅業務主管合伙人李軍認為,這項政策不僅可以鼓勵企業擴大對不動產的投資,也有利于房地產特別是商業地產的去庫存進程。 李軍還指出,根據實施細則,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其開發的房地產項目,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向政府部門支付的土地價款后的余額為銷售額。“這意味著,土地價款(一般能達到開發成本的30%)雖不參與進項稅額計算,但可以直接從銷售額中減除,實質上達到了參與增值稅計算的效果。” 民生證券針對7家上市房企營改增后的稅負變化進行了測算,發現其中6家的稅負都有所減輕。唯一出現稅負增加的華僑城,其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之比明顯低于其他6家企業(華僑城為0.4,而平均值為0.6),這樣的財務結構使得可抵扣額少從而導致營改增后稅負上升。 不過,上海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處長鐘劍偉告訴記者,只有企業用于生產經營的不動產才能列入抵扣,比如自建廠房、商業用房和房租都可以抵扣。但如果是購買住宅,用于職工福利就不能抵扣。“所以,對于‘不動產納入抵扣將使企業加入搶房大軍’的傳言,老百姓無需擔心。” |
相關閱讀:
- [ 04-14]劉尚希:結構性改革視角下的營改增
- [ 04-14]結構性改革視角下的營改增
- [ 04-14]重慶篇:來漲姿勢 “營改增”在重慶改得咋樣了?
- [ 04-14]餐飲業營改增將實施 福州外賣商家擔心成本上升
- [ 04-14]福建省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