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十三五”
2016-03-06 22:35:56?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聽了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報告始終。”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教授表示。(3月6日人民網) 每年兩會,最重頭的莫過于政府工作報告。因為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既是對過去一年工作的總結,又是新的一年施政的總綱。過去的一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新的一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處在兩個五年計劃的節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正如周文彰委員所說,五大發展理念貫穿今年整個政府工作報告,也貫穿整個“十三五”。 ——對2015年工作的評價:困難很多,穩中有好。 說成績:對于過去的一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三句話作總結: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標任務;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15年的成績主要表現在: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成為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全年新登記注冊企業增長21.6%,平均每天新增1.2萬戶。新動能對穩就業、促升級發揮了突出作用。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解決643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扶貧攻堅力度加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442萬人。 要知道,這些成績是在去年全球經濟形勢脆弱,低迷,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債務水平依然處于歷史高位,大宗商品價格深度下跌,國際貿易風險提升等多種風險挑戰的情況下取得的,金融領域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這是相當了不起的。 擺問題:充分肯定取得成績的同時,對于存在的進出口總額出現下降、投資增長乏力、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金融等領域存在風險隱患等困難和問題,對于人民群眾關心的醫療、教育、養老、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一些地區時有發生嚴重霧霾天氣等問題,“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和天津港特別重大火災爆炸等事故問題,少數干部不作為、不會為、亂作為,一些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都擺到了桌面上,擺出來是為了“下更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 ——“十三五”怎么干: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發展硬指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 創新: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協調: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3萬公里,實現城鄉寬帶網絡全覆蓋。 綠色: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持之以恒,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開放:“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新的突破。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 共享: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既要讓人民的物質生活更殷實,又要讓人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 ——今年怎么做:加強民生保障,切實防控風險。 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GDP增長6.5%—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財政政策: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于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貨幣政策: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增長13%左右。 金融政策:適時啟動“深港通”。建立巨災保險制度。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去產能: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于職工分流安置。 投資: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 新型城鎮化: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范圍 扶貧:今年要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易地搬遷脫貧200萬人以上,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 醫療:今年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政府加大投入,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負擔。 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高達765萬人,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 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辦好特殊教育。對貧困家庭學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學雜費。落實和完善農民工隨遷子女在當地就學和升學考試政策。 據統計,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中,現場共響起44次掌聲。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總理在談到民生問題時,這樣向大會表態:“財政收入增長雖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這是民生為本的為政之道,是“念之再三、銘之肺腑”的民生情懷。正是因為時刻想著“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政府工作報告才會要求“各級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把每一筆錢都花在明處、用在實處”;正是因為“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小康才叫全面小康,十八屆五中全會才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是對十三億中國人民的承諾,44次掌聲是對這一承諾的肯定與回應。(南方網賓語) |
相關閱讀:
- [ 03-06]【全國兩會地方談】中國故事就該這樣講,中國聲音就該這樣傳遞!
- [ 03-06]【全國兩會大家談】聚焦兩會,聚焦“獲得感”
- [ 03-06]聚焦“十三五”收入分配三大焦點
- [ 03-06]廣州將融資175億元建設60萬停車位緩解“停車難”
- [ 03-06]聚焦“十三五”收入分配三大焦點 公平合理靠什么
- [ 03-06]10個數字讓你“hold住”政府工作報告
- [ 03-06]徐紹史:GDP設區間擴大了可接受的增速彈性范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