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在這份駕考改革意見中,明確了6個方面、27項主要任務;而“推行先培訓再付費模式”、“任何國家機關不得舉辦或者參與駕駛培訓機構”、“駕駛人發生嚴重事故倒查考試發證過程”等這些內容,被媒體稱之為“接地氣”的便民措施。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 劉小明: 我們和公安部門一起共同研究,希望建立起一個公平競爭、市場放開有序,同時服務優質、管理規范的這個駕培的一個市場體系。讓老百姓能夠非常好、方便來學習駕駛。 解說: 有些政策放開了,但是有些要求也嚴格了!譬如針對大型客貨車駕駛人的培訓,就將開展集中式教育培訓。試點開展大型客貨車駕駛人職業教育,以職業化保證專業化。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駕駛員工作委員會主任 范立: 職業化核心內容就是讓駕駛員全面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安全意識理念、駕駛技能,專業學校不是完全以營利為目的,還有社會責任,所以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趨勢。 解說: 對于有松有緊的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公安部門也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 劉釗: 按照國辦轉發的意見,2016年的上半年開展實施同時啟動重點事項的試點,2017年總結試點經驗深入推進實施,2018年完成改革的重點任務。 白巖松: 這里再強調一下,這樣一個新政并不是說明天就馬上開始實施了,明年的上半年啟動相關的這種工作以及試點,到2018年的時候才完成一些重點改革任務,因此它是有一個漸進的時間表的。另外這里還有很多的細節,比如說你可以自己配車,但是要裝這種輔助,比如說常說的這種踩剎車,在副駕駛能夠有這樣的裝置。另外你約考試,咱們現在是駕校替你約考,將來你可以自己去約了,因此后面的一個關鍵,是公安部門等行政部門拿自己“開刀”,脫鉤,跟利益脫鉤,另外放權,同時來行使最后的這種監督和審核的這樣一種權力。 好了,接下來我們要連線一位嘉賓,是參與了這次《意見》的一位專家,是清華大學法學院的教授余凌云,余教授,您好,您覺得這次改革的亮點和核心是什么? 清華大學法院學教授 余凌云: 這次改革的亮點是在于更加便利。 白巖松: 它的核心呢? 余凌云: 它的核心有兩個:第一個法制社會里頭應該讓公民權利得到更大的享有,讓他有更大的選擇的權利,所以根據社會需要自學直考,放開一定的試點,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在確保安全,確保這個駕駛證管理有效,這種情況下,不失控的情況下能夠更加便民,更加發揮市場的作用。 白巖松: 這里也有一個問題,也有的網友看完之后,好,大好消息,接著馬上哀嘆了一聲,估計將來考試會更嚴了吧? 余凌云: 對的,實際上核心的問題是在于抓住考試的關口,也就是說要嚴把考試關,因為我們現在自學可以直考了,好像能夠很容易得到駕照,這樣的要求放低了,實際上不是這樣,而是要求更高了。 白巖松: 就統一了一個關卡,你可以自己去選擇各種各樣學車的方式,但是最后在考試這一關,由于這一關是要我負責,剩下我都完全脫鉤了,因此在這一關的時候我絕對要做鐵面無私。 余凌云: 這有點像英語考試,英語考試我的水準不放低,你可以在家里學,你也可以去參加培訓班學,但是你必須參加我的統一的考試,我的水準是不放低的。 白巖松: 好,一會兒繼續向您請教,好,我們接下來繼續去觀察,可能對未來每年3000萬人或者說更多人學開車,然后領駕照,將是一個新的課題和挑戰。 解說: 在今天新浪網進行的調查中,七成以上的受訪者選擇愿意日后自學直考駕照。然而,這個被公眾廣泛點贊的消息,對于南京的錢家發來說,三年前還不敢想象。 2012年8月,錢家發的外甥女小蘇跟他學會了開車,并向南京市車管所申請駕照考試資格,但是,卻遭到了拒絕。 【電話采訪】字幕:2015年4月16日節目 南京市民 錢家發: 叫我外甥女寫個申請,自學機動車駕駛,并且自學了交通安全法,然后申請了機動車駕駛證的考試,我們去了幾次,都說等領導批復,他給了責任通知單,告知我們,我們沒有經過駕駛培訓,不符合條件,后來沒辦法,我們決定起訴他。 |
相關閱讀:
- [ 12-11]駕照自學直考場地、車、教練三關難過
- [ 12-10]“駕考生”們看過來!駕照考試將發生七大變化
- [ 12-10]“駕照式”管理真能根治“大處方”?
- [ 12-10]考駕照再也不用去駕校?駕考改革八大必看要點
- [ 12-08]三明女孩入圍2015體壇風云人物候選|泉州即日起嚴查買賣駕照分|神秘的私塾
- [ 12-08]泉州即日起嚴查買賣駕照分|神秘的私塾:受到爭議 傳承國學是補充而非全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