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狂歡之后仍有一地雞毛 “如果一次給你吃十塊紅燒肉,你多久才會再想吃?”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一致的,當某樣東西集中刺激后,將會迎來一段很長時間的“冷靜期”。而對于雙11網購狂歡而言,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資金周轉不靈與壓貨 毫無意外地,今年雙11又創造了新的紀錄,而對于參與的商家而言,背后的挑戰來自資金層面。“各種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更多的是為消費者服務,吸引他們下單,但是對于商家而言,雙11這樣集中的節點,無論是資金周轉還是備貨等方面,對資金的需求都是對商家的考驗。”明眼人不難覺察,各家平臺使出渾身解數備戰雙11,但是商家雙11最需的則是融資。 在今年天貓和京東的互掐當中,京東金融在雙11期間給予供應商和商家的授信總額達500億,最關鍵的是提供了“提前收款”功能,商家無需再等買家確認即可提前收款,加速資金的快速回籠,緩解商家在雙11訂單暴增時的資金壓力,而不少商家也因此轉投到了京東平臺上,這樣的選擇也說明了商家對資金周轉不靈和積壓囤貨現象的擔心。 集中消費造成商家資源浪費 不管是不是真實成交,雙11相對于平日的爆發式增長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在靚麗的雙11后,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面對的則是網購的“冷靜期”。有不少商家就曾向筆者爆料,雖然雙11當天銷量可觀,但是由于存在如此明確的打折日期,也就導致了在雙11前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下降。“雙11前大家都盼著雙11當天會有優惠所以不下單,而雙11后消費者則是覺得要買雙11都買了,如果沒什么特別的優惠也就不急著下單了。” 這種狂歡過后的“狼藉”,對于商家而言并不見得是什么好事情,更有商家表示,如果刨除了雙11促銷讓利的部分,如果能夠將雙11的訂單量平均分布在整個第四季度,那對商家而言則是更有利的。“雙11這樣的短時間節點需要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雙11過后長期的淡季又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與商家共命運的其實還有消費者們。不少消費者都表示,選擇雙11下單主要是因為“覺得會便宜”,因此往往會集中釋放自己的購買力,而這樣的結果就是購買力的集中釋放導致后繼無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減少下單的可能性,缺少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商家和平臺自然也是受害者。(葉丹) |
相關閱讀:
- [ 11-12]從光棍節到全球最大網絡購物狂歡 中國電商走向成熟
- [ 11-11]西南地區首個臺灣商品跨境電商平臺上線
- [ 11-11]“雙十一”電商大戰開打 快遞實名制首迎物流高峰大考
- [ 11-09]國家質檢總局:不合格奶粉借跨境電商入境將被堵
- [ 11-05]雙11臨近電商平臺脅迫商家二選一 被指涉不正當競爭
- [ 11-03]俄媒:中國電商銷售冠全球 商業巨頭搶占俄市場
- [ 10-26]“雙十一”提前打響:快遞招兵買馬 電商玩預售
- [ 10-22]阿里巴巴:計劃投資100億用于10萬行政村的電商建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