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稱,著名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上周末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網絡零售額超過了美國。截至2014年底,中國電商市場規模已達2萬億美元。同時,中國互聯網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這項數據也超過了美國。與中國相比,俄羅斯電商市場微不足道,今年最好也只能達到130億美元。俄網絡貿易現在主要通過跨境貿易增長,而其中的佼佼者又是中國。 據俄羅斯《獨立報》11月2日報道,尼爾森公司的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的網絡零售額居世界首位。10年來,中國電子商務保持著高增速。尼爾森公司說:“截至2014年底,該產業規模已達13.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萬億美元)。” 報道稱,去年,中國互聯網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分析稱:“近年來,中國的網絡零售額全球居冠。在全球互聯網的幫助下,中國與電子信息有關的市場過去5年來也增長迅猛。” 2011-2015年,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市值迅速增長。CNNIC指出:“目前,這里有328家上市公司,其中61家在美國上市,209家在中國內地,55家在香港。它們的市值達到7.85萬億元,占中國股市總市值的25%。” 報道稱,俄羅斯電商的發展速度也相對較快。盡管現在的銷售額與中國相比還微不足道。根據分析機構Data Insight的數據,2014年俄羅斯實物商品的網絡銷售額為5600億盧布,另外還有850億盧布的跨境網絡貿易。也就是說,俄羅斯人去年在網上花費了6450億盧布(約合641億人民幣)來購買實物商品。 Data Insight的報告顯示,2014年俄網絡銷售增長35%——這只是俄羅斯網店的銷售額。如果算上俄羅斯人在外國網店的采購,這一數據超過40%。 分析師強調:“2014年俄羅斯跨境網絡貿易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中國——它的訂單量比例在一年內從45%增長到72%。”不過,中國在俄跨境貿易市場的銷售額不到55%。中國網店訂單的平均金額是歐洲的一半。 報道稱,同時,中國網絡零售商不打算停止在俄羅斯擴張。10月底,全球速賣通的競爭對手京東宣布,計劃未來占據俄電商市場的60%。塔斯社援引京東國際業務部總裁徐昕泉的話說:“我們預測,未來在俄羅斯將像在中國一樣,占據60%的(網絡貿易)市場。” 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全球速賣通的母公司)也打算擴大在俄羅斯的存在。俄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此前表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提出了幾個在俄建設物流中心的項目。這樣一來,中國人就可以通過網絡購買俄商品。它們在專門的物流中心入庫,然后送到中國消費者手中。 專家相信,建立這種物流中心還可以解決阿里巴巴集團將自己貨物送到俄羅斯的問題。俄電子商務專家葉夫根尼· 莫扎耶夫說:“物流中心將首先解決把商品加快運至俄羅斯的問題。因為阿里巴巴現在的主要問題是送貨時間長,平均要3周到兩個月。” 莫扎耶夫表示,盡管發生了經濟危機,俄羅斯仍是有前景的銷售市場,但中國人的價格競爭優勢因送貨時間長而減色。 這位專家表示,俄電商將遭遇強勁對手,并被迫降價和抱團。 俄零售商協會執行總裁安德烈·卡爾波夫相信,俄電商市場的參與者將團結起來。俄羅斯網絡貿易的比例將繼續增長,傳統零售商也越來越努力地與在線貿易平臺競爭。他說:“商店不想僅僅充當商品展示平臺。它們越來越倚重自己的網店,以此爭取消費者。” 徐昕泉認為,互聯網創造了線上線下的混合貿易模式。這種模式對推廣虛擬商品和服務特別有效——比如在網上訂餐、訂座或購買美容服務。 報道稱,另一方面,俄羅斯企業可能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潛在機會感興趣。莫扎耶夫說:“這可能刺激我們的商業活力。”不過,除了食品和珠寶,我們現在還沒有什么可以提供的。他認為,盧布貶值是走向新市場的刺激因素,但中國消費者已經被低價寵壞,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并非易事。(編譯/賀穎駿)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