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很多人都還記得,就在不久前,8月28號,曾有新聞爆出,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的一家醫院,一名出生10天的新生兒被老鼠咬傷眼睛和手指后死亡。據媒體披露,孩子的父親納加拉朱稱,醫生告訴他,不用因這個孩子的死而太過折磨自己,因為他還有一個兩歲兒子。 這一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發輿論震驚。不過,情況遠不止如此。在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一家兒童醫院,近兩周內也被曝出至少有61名嬰兒死亡,其中大多數還是新生兒。 這家名為“兒童之家”的醫院位于奧里薩邦克塔克城,是印度東南部為數不多的擁有兒科的醫院,其專長是治療新生兒健康方面的疑難雜癥。最初的兩例死亡案例是8月21號報告的,孩子的父母稱是因為醫療事故導致新生兒死亡。隨后的兩周內,該院繼續出現嬰兒夭折情況。截至9月4號,死亡人數已達61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么多孩子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夭折?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印度記者孫洋表示,調查人員和醫院對此各執一詞。 奧里薩邦衛生部長納亞克日前表示,針對該事件的刑事調查正在進行中。初步調查結果發現醫院工作人員的疏忽大意、擅離職守是導致嬰兒死亡的原因。目前,已有五名工作人員被停職。 不過,院方人員否認是人員疏忽所致。醫院高級護理人員莫漢蒂說,醫護人員和設備匱乏才是重癥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據莫漢蒂介紹,兒童醫院每天要收治50名重癥病患。大多數孩子被送到醫院時情況非常糟糕,已經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時機。此外,醫院每天的門診量高達500人,醫院只有89名醫生和173名護士。醫務人員一直超負荷運轉,而政府的支援與撥款完全不足。莫漢蒂還表示,這次事件中大部分嬰兒死于呼吸道疾病、敗血癥,或是瘧疾等傳染病。 在印度,嬰兒在醫院死亡似乎也不再算是怪事。在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邦,曾在一個月內就有100多個嬰兒在不同的醫院死去。與最新的事件如出一轍,當時院方人員同樣否認是工作疏忽。 針對此前的嬰兒死亡事件,印度政府也曾介入調查,但調查的結果卻是醫院沒有過失。按照當時院方負責人羅伊的說法,這些嬰兒在入院前就已經病危。 羅伊:有些人不能接受孩子死亡的事情。但這些孩子是在病情危急的情況下被送進來的,所以才會有孩子的死亡。 醫院方面稱,醫院設施落后而病人太多,難以負荷。但嬰兒父母對此顯然無法接受。他們聚集在醫院希望討個說法。 嬰兒父親:警衛不讓我們進去,護士說如果有什么結果會告訴我們。我說直接叫醫生過來,但是誰都沒有來。 目前,嬰兒連續死亡事件在印度社會引發一連串反應。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印度記者孫洋介紹說,印度聯邦政府下令對嬰兒死亡原因進行徹查。多個政黨為此次事件在奧里薩邦多家政府醫院外舉行示威。 孫洋:他們搖旗吶喊,反對地方政府官員的不作為。由總理莫迪領導的人民黨成員還發起了靜坐絕食的活動。人民黨全國執行委員會成員馬哈帕特拉表示,在過去的10多天里,奧里薩邦首席部長卻沒有來醫院進行探視,也沒有公開做任何表態。這樣的行為實在讓人震驚。此外,該事件再度引發輿論對于醫療安全狀況的擔憂,很多家長都不敢帶新生兒到公立醫院就醫。 有資料顯示,印度每年有30多萬新生兒在出生后24小時內即死亡,甚至可以說“全世界首日死亡的新生兒中有29%都是印度嬰兒”。至于嬰兒死亡原因,有育嬰箱因突然斷電停止工作導致死亡的,還有缺少恰當的醫療護理死亡的。如此高的嬰兒死亡率究竟原因在哪? 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第一點,它有十二三億人口,窮人的底數比較大;第二點,印度等級差別、貧富懸殊還是非常大的。你比如說它的窮人就是極窮極弱極貧。但赤貧不耽誤它懷孕生孩子。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等送到醫院就…第三,印度的醫院印度的孩子全是公費醫療免費醫療,那么就印度那么大人口又是免費醫療,從整個社會來說,它負擔不起這么大的沒有人節制的窮人的狀況。所以第三點我們可以說它的規定、法律、福利政策是完美的,但是執行它是有非常大的缺陷的。所以這是第三個原因。我們看,印度這種現象起碼在可預見的將來,這種問題解決不了。(記者王宗英)? |
相關閱讀:
- [ 09-01]北京近期多家醫院門診暫停 急診24小時開放
- [ 08-28]急診科旁病患發病身亡 醫院否認要求其打120
- [ 08-26]三甲醫院非創傷性截肢 1/3是糖尿病足惹的禍
- [ 08-21]杭州28家醫院設立警務室 上半年涉醫案件減少至951起
- [ 08-21]廣東縣級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醫療服務提價
- [ 08-18]曼谷爆炸:中國駐泰使館組織志愿者赴醫院施援手
- [ 08-18]泰方通報傷亡者名單 一醫院接收25名傷者中有5中國人
- [ 08-18]中國駐泰使館現場走訪醫院情況匯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