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職業打假人花十萬買過期產品 索賠百萬 胡先生購買的一批包裝精美的過期燕窩、海參產品。記者蒙進煌 攝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記者蒙進煌 職業打假人胡先生刷卡10萬多元,在南寧一商場內購買了已經過期的11盒海參及一盒燕窩。隨后,他以《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為依據,要求商家退一賠十。如此算下來,商家或要賠償上百萬元。因雙方協商不下,胡先生向南寧市青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報,該局已立案處理。 花10萬余元買下過期產品 胡先生是安徽人,做職業打假人已有多年時間。7月10日,他與自己的伙伴一起來到南寧。在搜尋幾天后,他們在南寧市民族大道一大型賣場內,發現一家叫“集品堂”的高檔滋補食品店,正在銷售過期的海參和燕窩。 于是,他們在7月13日及15日,分兩次到該店購買了11盒海參及一盒燕窩,共計10.68萬元。隨后,他們向工作人員說明產品已過期并索賠。 胡先生說,自己剛開始發現這個產品時,出于本能只買了一批。在過了一天后,他發現同一批次的燕窩和海參仍在銷售,于是再次購買。不過,對于這名“大客戶”的出手闊綽,銷售人員似乎有所警覺,接著他們便將同一批次的另幾盒產品下架。 胡先生說,按照《食品安全法》“退一賠十”處理,他的索賠款已達到上百萬元。7月15日,商家雖當場承認所銷售的產品已過期,但因涉及金額較大,商家在當天寫下一張字條給胡先生,讓他16日到店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雙方可走法律途徑解決。 |
相關閱讀:
- [ 05-11]我縣召開維護社會穩定暨打假專題會
- [ 05-03]全國質檢系統執法打假會在榕召開
- [ 04-23]漳浦縣開展“農資打假保春耕”行動
- [ 04-22]四川針對“山寨”警服開展“打假”
- [ 04-14]工行開展信貸與金融資產服務業務專項打“假”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