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臨汾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白建榮接受組織調查,山西傳媒學院黨委書記解根法接受組織調查,中國移動山西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苗儉中接受組織調查,呂梁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良森被“雙開”…… 4月10日,山西省紀委一天之內連發4條“重磅消息”。這是山西以“零容忍”態度嚴懲腐敗的一個縮影。 “我們把懲治腐敗作為凈化政治生態的關鍵舉措,在全力配合中央紀委查案的同時,加大自辦案件查處力度,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努力形成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黃曉薇告訴記者。 長期以來,山西反腐敗不敢碰硬,此前14年沒有查過一個市委書記的腐敗案件,多年沒有查處過省直廳局一把手的腐敗案件。相信很多人對去年中央巡視組指出的山西“尚未形成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這句話記憶猶新。 “去年9至12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6725件,處分違紀黨員干部7376人,其中撤職以上重處分1622人,移送司法機關388人,月均比1至8月增長333.5%。”省紀委常務副書記遲耀云告訴記者,省紀委尤其重視啃“硬骨頭”,嚴肅查處了大同市委原書記豐立祥、忻州市委原書記董洪運、省國土廳原廳長李建功、省煤炭廳原廳長吳永平、省環保廳原廳長劉向東等一批重要崗位、重點領域、不收斂、不收手的腐敗分子。 據悉,去年9至12月,省紀委立案查辦省管干部36人,其中廳級干部26人,給予撤職以上重處分20人。 “我們轉變辦案理念、辦案方式,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省紀委紀檢監察二室主任榮奮剛告訴記者,省紀委僅用20天就查結了李建功受賄的問題, 27天查結吳永平受賄的問題,40天查結董洪運受賄的問題,并向司法機關移送了他們大量的問題線索。 同時,省紀委派出工作小組,對太原市“城中村”問題、呂梁市和省交通廳系列腐敗問題的處理開展督導,對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查處。省紀委負責同志深入到11個市和有關縣(市、區)實地督導,推動各地紀委加大辦案力度。 “針對過去巡視沒有形成震懾,甚至對存在嚴重問題的領導干部作出‘好干部’這種錯誤評價的狀況,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反思、認真整改。”省委巡視辦主任趙建平告訴記者,去年第二輪巡視發現線索1786條,比上一輪增長1.9倍,其中涉及省管干部、一把手、班子成員的人數,與十八大以來前4輪總數相比,分別增長3.3倍、3.7倍和3.7倍。 “在反腐敗高壓下,一些人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省紀委副書記辛旭光告訴記者,僅呂梁市就有125名干部主動交代了組織尚不掌握或不完全掌握的違紀違法問題。 一名市直單位一把手在組織沒有掌握其任何線索的情況下,主動向組織交代自己的問題,表示愿意主動交代問題、改正錯誤,繼續跟黨走。 “緊緊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 “各級黨委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緊緊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王儒林強調,各級黨委要牢固樹立“抓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不抓是瀆職、抓不好是失職”的理念,切實把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山西腐敗問題的形成,有干部自身的原因,有不法分子拉攏腐蝕的原因,有監督缺位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各級黨委沒有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黨不管黨、治黨不嚴,缺乏擔當、缺乏措施,致使政治生態嚴重惡化、腐敗問題迅速蔓延。 “省交通廳原黨組書記段建國,就是一個黨組書記既不管黨治黨,又拒絕監督的典型。”據省紀委常委郝權介紹,段建國平日里就把紀檢組的監督看成是和黨組唱對臺戲,以至于紀檢組長對干部提出廉政要求時,他當場就講“不要聽他瞎詐唬,該怎么干還是怎么干”。“一個省直部門的黨組書記如此無法無天,卻沒有得到及時的提醒、糾正,直到大禍釀成才暴露出這種公然違反紀律和規矩、公然抗拒監督的嚴重問題。” 痛定思痛,亡羊補牢。面對嚴峻形勢,去年9月以來,山西省委把落實主體責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凈化山西政治生態的關鍵之舉—— 王儒林在全省性大會上34次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要求,作出批示36次;逐一審閱十八大以來省委四輪巡視報告,對重要案件親自批辦、督辦。 省委出臺落實主體責任意見,對省委領導班子的責任、主要負責人的責任、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責任都做了具體規定,要求各級黨組織列出責任清單。 “落實‘兩個責任’,主要責任不在紀委,而在各級黨委,主體責任如果不能扛起來、落下去,責任就落實不了。” 王儒林多次強調,并親自約談11個市的市委書記、市長,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專項述職,就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現場點評,層層傳導責任和壓力。 呂梁之所以成為腐敗“重災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從嚴治黨,市委、市紀委多年不認真查辦案件。2010年到2014年9月近5年時間,該市查辦縣處級干部給予重處分的只有4人,移送司法機關只有1人,涉案金額只有5萬元。 呂梁市委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去年9月至12月,嚴查并重處分縣處級干部10人,移送司法機關7人,分別是前5年總和的2.5倍和7倍。 對不擔責不作為,抓不住“牛鼻子”的領導干部,堅決“打板子”。據統計,去年9至12月,全省問責黨政領導干部489人次。今年初,省委針對一些地方黨委、紀委負責人責任缺失問題進行問責,對5起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其中包括縣委書記、紀委書記、組織部長。 “凈化政治生態首先從凈化紀檢監察隊伍做起” “凈化政治生態首先從凈化紀檢監察隊伍做起。”這是省紀委在學習討論落實活動中認真學習、深入剖析后明確提出的。 去年,在山西發生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問題之時,曾任省紀委監察廳領導職務的金道銘、楊森林、張秀萍、謝克敏等先后被查處,影響非常惡劣。 如何重塑紀檢監察系統良好形象,成為擺在黃曉薇面前的第一個課題。 “曉薇同志去年9月30日上任,10月2日就召開省紀委常委會、專題民主生活會,連續開了6天,所有班子成員國慶假期一天都沒有休息。”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馮改朵告訴記者。 “那是一次真正的民主生活會,每個人都紅了臉、出了汗,有觸動靈魂的感覺。”省紀委副書記賈毓杰、省紀委常委孟蕭,談起“十一”的那次民主生活會,至今都深有感觸。 “經過認真反思、深刻檢討,省紀委常委會形成了認理、認賬、認責的共識,王儒林同志又給我們加上了認罰、認改、認干的要求。”遲耀云告訴記者,省紀委按照省委提出的“鐵紀、鐵軍、鐵腕”要求,率先從紀檢系統“開刀”,對反映紀檢監察干部的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不護短、不遮掩,以刮骨療毒的決心,重塑全省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干凈、擔當新形象。 去年9至12月,全省共立案調查紀檢監察干部11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6人,給予撤職以上重處分26人,56人被清除出紀檢監察隊伍。嚴肅查處了省監察廳原副廳長謝克敏、陽泉市紀委原書記王民、高平市紀委原書記張俊明等腐敗案件,并對6起典型案例在全省通報。 “我們還對問題性質不嚴重、情節較輕的16名關鍵崗位的同志進行談話函詢。”省紀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主任王曉鵬告訴記者,他們還開展了紀檢監察系統作風紀律明察暗訪活動,對22名頂風違紀干部進行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為什么這么嚴?過去,都快成爛攤子了,怎么查別人?”省紀委常委、監察廳副廳長李吉山說,“嚴”體現在點點滴滴,比如要求首先從班子成員做起,絕不能和管理對象一起吃飯。“吃飯不是個小事,很多交易就是在飯桌上進行的,這個要求一點不過分。去年10月以來,我除了和家人、親戚之外,沒和別人在外吃過飯。” “當好‘啄木鳥’,抓早抓小,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是省紀委監督執紀的一個新特點,也是深化‘三轉’的新成果。”據省紀委常委孫興武介紹,去年10月以來,省紀委對2008年以來反映省管干部的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對反映問題比較籠統,暫時沒有切入點的線索,作談話函詢處置,談話函詢類比例由過去的1.6%上升為23%。 |
相關閱讀:
- [ 05-12]3名處級干部涉嫌受賄被查辦 包括福建省高速原副總
- [ 05-12]國內|今年以來4大鋼鐵高管被查 外逃疑犯胡玉興案 澳方正考慮簽引渡協議
- [ 05-12]鋼企刮起反腐風 今年以來4大鋼鐵高管被查
- [ 05-10]酒鋼集團董事長被查 旗下上市公司招待費高企
- [ 05-09]國內|第三輪中央巡視結束 中石化等央企清理裸官24人|一批紀檢干部被查撤
- [ 05-09]13家被巡視單位整改情況全公布 一批紀檢干部被查撤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