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啥又去博鰲論壇 三大理由藏“玄機”
2015-03-26 22:45:22?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2013年4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攝影: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習近平主席又要去博鰲論壇了!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9日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這是繼2010年、2013年之后,習近平第三次參加該論壇。 眾所周知,習近平主席政務繁忙,以至于去年他不由地感嘆:“時間都去哪了?”盡管如此,習近平主席今年還是抽出時間出席2015年博鰲論壇開幕式,這足以說明他對該平臺的看重。博鰲論壇旨在為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等提供一個共商經濟、社會、環境及其他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臺,本是亞洲地區政府間合作組織的補充,那么,習大大為啥這么重視,這背后有啥玄機?專家分析認為,至少有三大原因。 原因一: 推動多邊合作交流 讓“命運共同體”意識落地生根 “命運共同體”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新戰略,它意味著各國求同存異、休戚與共,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心態謀求共同發展,以不斷對話與協調來增加凝聚力,以不斷建設和完善機制性合作來發揮建設性作用。“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正為國際公平公正秩序構建新藍圖,必將讓亞洲新未來擁抱更緊。 2013年4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的主旨演講強調“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此后的8月、9月,習近平分別明確提及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命運共同體”關系。他在會見老撾國家主席朱馬里時指出,中老關系不是一般意義的雙邊關系,而是具有廣泛共同意義的命運共同體。他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指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東盟共同體、東亞共同體息息相關。2013年10月的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又強調要對外介紹好我國的內外方針政策,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 “命運共同體”獲得理解離不開交流合作。“博鰲論壇是關于地區合作和安全的交流機制。近年來隨著我們與東盟、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合作的深入發展,這樣一個機制的意義和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表示,“中國一直認為地區的發展和繁榮是很重要的事情,希望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推動、甚至是帶動作用。因此,習近平參加博鰲論壇也是順理成章的。”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賈慶國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說,博鰲論壇自成立以來,為建設更加繁榮、穩定、和諧相處且與世界其它地區和平共處的新亞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博鰲論壇是中國自主推動多邊合作交流的嘗試,是比較成功的一個范例。 |
相關閱讀:
- [ 03-26]習近平舉行儀式歡迎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訪華
- [ 03-26]習近平為什么又去博鰲論壇 三大理由藏“玄機”
- [ 03-26]習近平同印尼總統共見記者
- [ 03-26]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李光耀逝世送花圈
- [ 03-26]福州市領導學習習近平同志“馬上就辦”重要論述體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