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啥又去博鰲論壇 三大理由藏“玄機”
2015-03-26 22:45:22?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原因二: 表達中國主張 立足現實開展主場外交 為啥博鰲論壇備受重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王義桅教授甚至提出了“博鰲外交”的說法。他表示,博鰲論壇已經超越了一般論壇的性質,現在它更多的是觀察中國政策和重大倡議的渠道之一。今年的博鰲將關注不少重大議題,比如“一帶一路”如何規劃、對其他國家有何益處等,它為多邊場合的討論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希望借助這樣的機會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面臨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不僅需要主動參與國際對話,更需發揮主場優勢,“左右開弓”,全面傳播中國主張,獲取國際支持,擴大合作范圍。從亞信峰會到APEC,中國自去年以來開展了一系列成功的主場外交。王義桅說,APEC向東關注太平洋地區,包括美國;“一帶一路”則是向西聯系歐洲、中亞、南亞、東南亞地區。中國以今年的博鰲論壇為平臺,借助主場外交提出重大合作倡議,效果將十分顯著。 中國政府提出了一些新方案,有些人解讀為“中國要主導地區事務”。王帆則認為,這些新方案完全是一個多邊決策機制。“中國政府的設想是針對地區發展現實的。這個地區總體還處于發展的階段,要實現繁榮,基礎設施需要不斷的建設和完善,‘一帶一路’和亞投行都立足于地區的特殊現實,有利于地區的共贏與和平發展。”王帆說。 原因三: 重視周邊外交 營造良好周邊環境 近年來,中國推進重視周邊外交的整體政策,主張要與周邊國家、與世界共同發展,創造互利共贏的局面。這也是習近平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過的。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博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所說,“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亞投行、“一帶一路”等構想實際上是以合作化解沖突。王義桅說,近些年我們與周邊國家時有小摩擦,把注意力放到合作、發展、共贏上,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可以說這樣的提議是非常成功的。王義桅認為,中國提出的地區發展設想,如亞投行、“一帶一路”也有利于中美之間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為亞太經貿區的建設、中美經貿關系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礎,有利于化解之前中國在外交上的一些被動局面。 王帆表示,中國提出的地區發展設想,并不是要另創一個國際機制,而是致力于完善國際機制和國際規則。我們的立足點是對國際機制的補充和完善,堅持和維護現有機制中合理的部分,對于不符合地區發展現實的部分,通過談判和討論的方式,提出新的議案加以完善。中國立足于地區的整體發展和提升,堅持在“公平發展”的理念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實現攜手共進。 ![]() |
相關閱讀:
- [ 03-26]習近平舉行儀式歡迎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訪華
- [ 03-26]習近平為什么又去博鰲論壇 三大理由藏“玄機”
- [ 03-26]習近平同印尼總統共見記者
- [ 03-26]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李光耀逝世送花圈
- [ 03-26]福州市領導學習習近平同志“馬上就辦”重要論述體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