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故事:藏北—野生動物的“天堂”
2015-03-13 18:47:27??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那曲地區是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的樂園。全國人大旁聽人員、那曲地區行署副專員德吉卓嘎表示:“這些年來,那曲地區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始終不遺余力。有350多種野生脊椎動物(包括150多種鳥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其中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達40多種,包括大家熟知的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驢、雪豹、黑頸鶴等。” 那曲地區在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德吉卓嘎介紹,為把藏北打造成野生動物的家園、樂園,那曲地區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著力為野生動物筑造“安樂窩”。大力實施退牧還草、退耕還林工程,在野生動物相對集中區域廣泛建立自然保護區,讓野生動物自由平靜地生活在自己的“王國”里。目前,全地區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17個、國際重要濕地1個、國家試點濕地公園2個,保護區面積占那曲地區總面積的55%。 其次著力為野生動物建造“安全網”。大力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設施建設,大大提升自然保護區的綜合保護能力;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在全地區深入開展“綠盾行動”、“綠箭行動”、“亮劍行動”等一系列專項整治,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全面實施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機制,自2006年實施這項政策以來,那曲地區已累計向農牧民群眾兌現野生動物肇事補償資金1億多元,增強了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 再次著力為野生動物打造“安保員”。那曲地區從本地農牧民群眾當中選聘了376名野生動物保護員,主要負責自然保護區日常巡護、野生動物日常活動和疫病疫源監測等工作。今年還將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專業管護試點工作,計劃建設38座管護站,招聘380名專業管護人員,對保護區實行網格化管理。同時,將野生動物保護法制宣傳教育納入普法宣傳總體規劃,利用各類媒體,抓住一切機會,大力宣傳法律法規,使廣大群眾牢固樹立人人都是野生動物保護員的責任意識。 德吉卓嘎說,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目前,那曲地區的藏羚羊從5萬只增加到15萬只、野牦牛從8000頭增加到1.05萬頭,其他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也呈逐年遞增趨勢。 |
相關閱讀:
- [ 03-13]節儉兩會,務必從久違變常態
- [ 03-13]媒體聚焦兩會互聯網金融話題融金所細分化成探討熱點
- [ 03-13]當天投資控股以實際行動呼應兩會代表提案
- [ 03-13]丹麥駐華大使看"兩會":點贊"四個全面" 7%比10%強
- [ 03-13]“兩會”熱議養老 天弘基金為年輕人打造“養老神器”
- [ 03-13]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 臺灣陸委會盼盡速再溝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