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打組合拳促裝備走出去 3個月內已討論4次
2015-01-29 07:20: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開 放 主推高鐵核電“走出去”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冬季達沃斯論壇致辭中再次明確表示,將創新對外投資的合作方式,中國的高鐵、核電、航空、電信等優勢產業走出去,對接當地的市場需求。專家認為,高鐵、核電等重大裝備的“走出去”將是中國新時期大戰略的重要著力點。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參贊高振廷表示,中國高鐵走出國門能夠有效帶動輸出包括高端領域和低端領域的貨物、技術和服務,促進包括機械、冶金、建筑、電力、電子、信息等國內眾多相關行業和產業的快速發展。據測算,每修建1公里的高速鐵路將會直接創造600多個就業崗位。 據悉,目前國際高鐵市場前景廣闊,市場需求量大,未來15年都將是高鐵發展的黃金期。美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巴西、土耳其等國近年來都紛紛制訂了規模空前的高速鐵路發展計劃,法國也制定了超過2000公里的延長高鐵里程規劃。根據國際鐵路聯盟的數據,2020年全球鐵路建設總投資將達1.1萬億美元,全球高鐵投資達7萬億元人民幣。近兩年間,有100多個國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團曾考察中國高速鐵路,其中十幾個國家正與中國南車進行深入洽談。目前,我國企業已經承攬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鐵路建設項目。 近期,核電設備出口更是取得突破進展。開年首月,中國就和巴基斯坦簽署340億美元投資協議,將建設大規模核電廠、地鐵及輕軌站等。此外,由中廣核集團、中核集團共同參與的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近期也有望取得重要突破。“中國近兩年在海外核電項目的建造和運營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部分核電設備也已實現國產化,具備了加速‘走出去’的能力,而且這對國內經濟穩增長也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趙成昆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策 略 警惕海外投資風險 盡管近期政府加大對“走出去”戰略的推進力度,但是專家表示,企業投資海外仍需警惕風險。 “我國對外投資時間不長,不僅規模小,更重要的是我們作為后來者沒有經驗,對國際市場的情況不熟悉,缺乏高水平的國際化人才。因此,要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必須有自己的戰略規劃,包括國家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規劃,必須有專業的技術品牌和競爭力,必須有金融方面的合作戰略。首先,要重視對外投資的風險;其次,既要有盈利意識,又不能急于求成;再次,既要有分工,又要密切合作。”張曙光說。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綜合部主任張湘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5年,對于“走出去”的企業來說是個機遇年,但企業仍將面臨許多挑戰。第一,市場競爭環境更加嚴峻。由于國內勞動力成本提高、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造成我國企業的成本優勢進一步喪失,企業業務模式同質化程度高,行業內分工合作體系尚未成熟,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不高,企業競爭優勢有所削弱。 第二,境外安全問題仍然突出。在亞非國家,我國企業面臨的各種政治、經濟、安全風險有增大的傾向。從目前的局勢看,今后一段時期內,部分市場面臨的安全問題仍將日益突出。 第三,金融、財稅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強。目前促進企業“走出去”的金融財稅體制不能完全適應行業業務快速發展的實際需要,應進一步加大金融、財稅支持力度,如降低融資成本,開展國際上通行的項目融資業務,改進境外所得稅等制度。 中央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繆榮表示,核電、特高壓、高鐵等正在成為中國“名片”,但是目前進一步“走出去”還面臨一些障礙。尤其是走向國際市場需要資金支持,但是中國的金融系統發展水平低,不夠國際化,效率有待提高。 □記者 方燁 張彬 王璐 |
相關閱讀:
- [ 01-28]國務院部署加快中國裝備"走出去":打造國家新"名片"
- [ 01-28]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01-23]國務院發文規范農村產權交易 土地承包權不得流轉
- [ 01-22]國務院加大督查問責力度 十舉措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 [ 01-22]國內|國務院加大督查問責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中央部門結存資金半數閑置1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