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365天攻堅:深改小組七次會議傳遞的信號
2014-12-31 07:00:22??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自2013年12月30日成立至今的一年間,做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神經中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七次會議,全面布局、多點疾進、落子改革——從財稅體制、央企薪酬改革,到農村土地制度、戶籍制度改革,深改小組“啃”的全是經濟社會領域中多年未解的硬骨頭。 這一系列的改革部署,既著眼于破解當前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又著眼于長遠制度的安排,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全面激活市場活力;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進既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又為全面深化改革開好局、起好步打牢了基礎。 從2014年1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起,過去的一年間,深改小組七次會議釋放了哪些重要的經濟信號? 第七次會議—— 時間:12月2日 關鍵詞: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主要內容: 會議審議了《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會議指出,土地制度是國家的基礎性制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務,這3項改革涉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關乎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要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農民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在試點基礎上有序推進。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關系密切,可以作統一部署和要求,但試點工作中要分類實施。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是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線、是試點的大前提,決不能逾越。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試點條件和范圍要嚴格把關,不能侵犯農民利益,同時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權作為進城落戶的條件,這是關系社會安定的重要舉措。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要加強指導監督,嚴格把握試點條件。 專家解讀: 據接近國土資源部的權威人士透露,此次土改以“發展現代農業、保障農民利益”為基本目標,以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促進經營權流轉為基本思路,“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農地入市”將成為此次改革重點。 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方面,主要涉及建設用地總量控制、低效用地開發、產業用地結構調整等。在產業用地中,國家扶持的健康和養老服務業、文化產業、旅游業、設施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用地等將獲政策支持。 在農地入市方面,涉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入市兩方面內容。由于農村集體土地的所有權確權工作接近完成,因此未來政策突破的重點將體現在征地制度改革上。據悉,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征地程序或將縮減。 券商分析師表示,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舉措實施后,現有農地資源類企業面臨土地資源升值的利好,同時也可因此拓寬融資渠道,可繼續關注擁有土地資源類公司。 歷史上的土改: 1978年開始的第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現了農村集體所有權和家庭承包經營權的分離,強化了農民權利,解決了生產積極性的問題。而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將在“放活土地經營權”上做文章,其創新意義和深遠影響,可與前一輪改革比肩。 |
相關閱讀:
- [ 12-29]交通部:2015年將深化收費公路管理等領域改革
- [ 12-28]劉耿:打造瓊臺文化交流品牌 鞏固深化瓊臺交流成果
- [ 12-25]明溪縣婦聯“三個三”深化婦女維權工作
- [ 12-25]反“四風”溫度不降 抓整改力度不減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化專項整治 - [ 12-25]國內|"新常態"下九大趨勢 深化國企改革 浙江百姓傳家訓重家風 中西文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