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2014-12-25 10:02:1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對不同功能的國有企業實行分類改革 由于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國有企業對占有的國有資產擁有法人財產權,成為獨立經營的市場主體,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融合。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應根據其不同功能,實行有區別的分類改革。 對公益類國有企業,應加大國有資本投入,增強其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能力,盡快改變目前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的局面。如針對養老院、幼兒園、停車場、醫院、職業教育等供不應求,工業脫硫、脫硝、除塵以及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能力等嚴重不足,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均應加大投資力度,同時采取特許經營的方式,吸引社會資金投入,以改善生態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需求。加快建立共享性公共產品市場價值補償機制,鼓勵企業為提供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作貢獻。 對自然壟斷行業,如鐵路、電網、基礎電信、管道等基礎設施,應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鐵路雖然具有自然壟斷特點,但投資主體也可以實行多元化,吸收地方政府和民間資金投入。鐵路貨運和客運業務更應放開經營,形成多元競爭格局。電網體制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已經多年,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應按照保護環境的要求,采取優惠政策,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電信基礎服務已有幾家公司開展有限競爭,增值業務已放開經營,應進一步完善競爭體制,鼓勵充分競爭。管道運輸在我國仍是一個突出的薄弱環節。美國管道總長度有50萬公里,我國僅有5.5萬公里。應加大改革力度,促進管道運輸發展。此外,為了改善大氣質量,應大力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在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實行“X+1+X”模式,即“放開兩頭、管控中間”,放開氣源供給,集中進行管道、儲氣設施建設,允許燃氣生產商競價入網;對使用天然氣的成本予以適當補貼,鼓勵更多用戶使用天然氣。 對于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應取消包括貸款在內的一切優惠,使之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競爭、優勝劣汰,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 (作者為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 |
相關閱讀:
- [ 12-25]廈明年改革將有十大亮點 地鐵機場建設擬公私合作
- [ 12-25]教師“酒后真言”應成高校改革諍言
- [ 12-25]養老金并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 [ 12-25]社會|醫保明年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職業年金成養老險改革"牛鼻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